Close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Front/Rear Height Speaker:由 Pro Logic IIz 的 2.5D 到 Dolby Atmos 3D 聲效

視聽百科

視聽百科

Front/Rear Height Speaker:由 Pro Logic IIz 的 2.5D 到 Dolby Atmos 3D 聲效

Front/Rear Height Speaker:由 Pro Logic IIz 的 2.5D 到 Dolby Atmos 3D 聲效

不少朋友接觸前、後方高置喇叭(Front/Rear Height Speaker)是由 Dolby Atmos 音效開始,也有朋友是由更早之前的 Dolby Pro Logic IIz 和 DTS Neo:X 已經有使用高置喇叭。初期的高置喇叭可算是由 2D 的環繞聲效向上方延伸的「2.5D」嘗試,直到 Dolby AtmosDTS:XAuro-3D 這些 3D 音效推出,就變成更加實用、安裝也相對方便的喇叭配置。

Dolby、DTS 向高空聲效擴展的 Height Speaker

以往家庭影院的環繞聲效,包括 5.1、7.1 等等,基本上都是由擺在地面、座地架的喇叭來輸出。雖然後置聲道多數是擺在耳平稍高的位置,可以稍為呈現到少許上方的空間感,不過基本上可以認為是一種平面「2D」的環繞聲效,聲音在前、後、左、右等接近人耳水平的位置發出。直至 2006 年 Dolby 推出了 Pro Logic IIz,其後 DTS 也推出了 DTS Neo:X 的環繞聲格式,引入了高置喇叭(Height Speaker)。將喇叭安裝到牆身的高處,令原本 2D 的水平環繞聲效,擴展到較高的位置。不過這兩種音效格式和喇叭配置,在當時仍是較為小眾一些。

不少朋友接觸前、後方高置喇叭(Front/Rear Height Speaker)是由 Dolby Atmos 音效開始,也有朋友是由更早之前的 Dolby Pro Logic IIz 和 DTS Neo:X 已經有使用高置喇叭。初期的高置喇叭可算是由 2D 的環繞聲效向上方延伸的「2.5D」嘗試,直到 Dolby Atmos、DTS:X 和 Auro-3D 這些 3D 音效推出,就變成更加實用、安裝也相對方便的喇叭配置。
Dolby Pro Logic IIz 引入了前方高置喇叭,呈現一些飛機、雷雨等上方的音效,方向感和定位就可以做得更像真。

不少朋友接觸前、後方高置喇叭(Front/Rear Height Speaker)是由 Dolby Atmos 音效開始,也有朋友是由更早之前的 Dolby Pro Logic IIz 和 DTS Neo:X 已經有使用高置喇叭。初期的高置喇叭可算是由 2D 的環繞聲效向上方延伸的「2.5D」嘗試,直到 Dolby Atmos、DTS:X 和 Auro-3D 這些 3D 音效推出,就變成更加實用、安裝也相對方便的喇叭配置。
DTS Neo:X 可以通過自家的音效處理,將 2.0、5.1 等不同聲道,轉換成對應喇叭配置的多聲道輸出,除了 Front Height 之外,也支援 Wide 和 Side Speaker。

在 Dolby Atmos 和 DTS:X 更易用、實用的 Height Speaker

Dolby 在 2014 年宣佈推出家用版 Dolby Atmos,加入了天花聲道,讓家庭影院的環繞聲效由 2D 平面真正擴展到 3D,包括上方的聲效,變成一個類似半球形包圍的聲效空間。最初「標準」版本的 Dolby Atmos 和 DTS:X 音效都採用了天花喇叭輸出上方聲效,不過對普通家居來說安裝天花喇叭的確比較麻煩,所以兩種聲效格式也兼容了反射式喇叭 / 喇叭模組(Dolby Atmos Enabled Speaker / Speaker Module),還有前、後方高置喇叭(Front/Rear Height Speaker)的配置。

不少朋友接觸前、後方高置喇叭(Front/Rear Height Speaker)是由 Dolby Atmos 音效開始,也有朋友是由更早之前的 Dolby Pro Logic IIz 和 DTS Neo:X 已經有使用高置喇叭。初期的高置喇叭可算是由 2D 的環繞聲效向上方延伸的「2.5D」嘗試,直到 Dolby Atmos、DTS:X 和 Auro-3D 這些 3D 音效推出,就變成更加實用、安裝也相對方便的喇叭配置。
Dolby Atmos 和 DTS:X 都支援了不同的喇叭配置,以環繞效果來排序,大約是天花喇叭 > 高置喇叭 > 反射喇叭 > 模擬 3D 聲效,而安裝的難度就正好相反,所以高置和反射喇叭都算是不安裝天花喇叭之下,不錯的折衷方案。

不少朋友接觸前、後方高置喇叭(Front/Rear Height Speaker)是由 Dolby Atmos 音效開始,也有朋友是由更早之前的 Dolby Pro Logic IIz 和 DTS Neo:X 已經有使用高置喇叭。初期的高置喇叭可算是由 2D 的環繞聲效向上方延伸的「2.5D」嘗試,直到 Dolby Atmos、DTS:X 和 Auro-3D 這些 3D 音效推出,就變成更加實用、安裝也相對方便的喇叭配置。
近年也多了 Polk Audio R900 這類,可以作為掛牆高置喇叭,也可放在原有喇叭上作為天花反射喇叭使用的多功能喇叭。

加上 Auro-3D 這款格式的第二層喇叭就是高置喇叭,於是採用了前、後方高置的 5.1.4 喇叭配置,正好可以同時兼容了 Dolby AtmosDTS:XAuro-3D 這三款 3D 聲效格式,讓 Height Speaker 變得更加實用。而且安裝上也比天花喇叭容易一點,對於前後距離不太遠的聆聽空間來說,甚至也可以提供到接近天花喇叭的效果。

不少朋友接觸前、後方高置喇叭(Front/Rear Height Speaker)是由 Dolby Atmos 音效開始,也有朋友是由更早之前的 Dolby Pro Logic IIz 和 DTS Neo:X 已經有使用高置喇叭。初期的高置喇叭可算是由 2D 的環繞聲效向上方延伸的「2.5D」嘗試,直到 Dolby Atmos、DTS:X 和 Auro-3D 這些 3D 音效推出,就變成更加實用、安裝也相對方便的喇叭配置。
Auro-3D 的第二層喇叭正好就是 Front Height 和 Rear Height Speaker。

不少朋友接觸前、後方高置喇叭(Front/Rear Height Speaker)是由 Dolby Atmos 音效開始,也有朋友是由更早之前的 Dolby Pro Logic IIz 和 DTS Neo:X 已經有使用高置喇叭。初期的高置喇叭可算是由 2D 的環繞聲效向上方延伸的「2.5D」嘗試,直到 Dolby Atmos、DTS:X 和 Auro-3D 這些 3D 音效推出,就變成更加實用、安裝也相對方便的喇叭配置。
使用 Front Height 和 Rear Height 喇叭的 5.1.4 喇叭,也成為了同時兼容 Dolby Atmos、DTS:X 和 Auro-3D 三種 3D 聲效的配置。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評測】KOJO Technology Crystal E-G:68 倍面積自家「最大」地盒 聽得出的音質提升
2023年09月25日
B&W、Denon、Marantz 音響新品發佈 喇叭、擴音機、迷你 Hi-Fi、耳機超鼎盛陣容
2023年09月23日
【評測】B&W 600 S3:中高階技術下放 入門系列最大升級
2023年09月22日
《威尼斯謀殺案》:結合偵探女王 Agatha Christie 原著的靈魂
2023年09月19日
【評測】iFi iCAN Phantom:無盡組合調聲的參考級膽石雙模式旗艦耳擴
2023年09月20日
B&O × FERRARI 法拉利推出奪目紅色聯乘限量系列
2023年09月14日
【評測】NUARL Overture:手作個人化靈活調音
2023年09月13日
【評測】Samsung HW-Q990C:11.1.4 聲道旗艦升級 Q-Symphony 3.0 更強環繞音場
2023年09月12日
【評測】Lightspeed Reference MK5:數碼、模擬、功放之電源過濾一步到位
2023年0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