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睇電視、睇戲、拍片甚至打機都會接觸到「幀率」(Frame Rate)這個參數,用來描述每秒顯示的影像格數。常見的幀率包括了電影的 24Hz、電視的 50/60Hz、高幀率電腦屏幕/手機屏幕的 120Hz 等等,它們到底有甚麼分別?幀率是否愈高就愈好?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幀率(Frame Rate):每秒顯示影像格數 電影感、流暢度、畫面閃爍都有關?

視聽百科

視聽百科

幀率(Frame Rate):每秒顯示影像格數 電影感、流暢度、畫面閃爍都有關?

幀率(Frame Rate):每秒顯示影像格數 電影感、流暢度、畫面閃爍都有關?

無論是睇電視、睇戲、拍片甚至打機都會接觸到「幀率」(Frame Rate)這個參數,用來描述每秒顯示的影像格數。常見的幀率包括了電影的 24Hz、電視的 50/60Hz、高幀率電腦屏幕/手機屏幕的 120Hz 等等,它們到底有甚麼分別?幀率是否愈高就愈好?

將連續「定格畫面」看成「動態影像」的原理

可能大家都看過甚至自己試過,在一疊畫紙上每頁畫上稍為不同的定格影像,快速翻頁之下就會看成動畫。影片的原理也基本相同,由於人眼會有視覺暫留的現像,當看到有輕微變化的定格畫面以高於每秒約 10 至 12 張播放的時候,就會認為是連貫的動態影像。而每秒看到的定格影像數目,就叫做「幀率」(Frame Rate),單位是 FPS(Frame per second,每秒顯示影格數)或者 Hz(Hertz,赫茲)。

無論是睇電視、睇戲、拍片甚至打機都會接觸到「幀率」(Frame Rate)這個參數,用來描述每秒顯示的影像格數。常見的幀率包括了電影的 24Hz、電視的 50/60Hz、高幀率電腦屏幕/手機屏幕的 120Hz 等等,它們到底有甚麼分別?幀率是否愈高就愈好?
這類翻頁式「動畫」也是應用了人眼暫留的現像,也是各種影片的基本原理。

無論是睇電視、睇戲、拍片甚至打機都會接觸到「幀率」(Frame Rate)這個參數,用來描述每秒顯示的影像格數。常見的幀率包括了電影的 24Hz、電視的 50/60Hz、高幀率電腦屏幕/手機屏幕的 120Hz 等等,它們到底有甚麼分別?幀率是否愈高就愈好?
幀率愈高,每一秒內顯示畫面動作的影像愈多、愈精細,理論上看到的畫面就愈流暢。

常見的影片幀率和它們的應用

常見的影片、影像幀率有 24Hz、25Hz、30Hz、50Hz、60Hz、100Hz、120Hz,當中 24Hz 主要應用到電影當中,而 25Hz/50Hz、30Hz/60Hz 都是電視、電腦等常用的幀率,而 100Hz、120Hz 則是所謂高幀率,近年開始應用到遊戲、手機屏幕、甚至電影等等。高幀率的影片由於每秒顯示的畫面更多,所以在視覺上會顯得更流暢,閃爍更少更穩定。不過由於大家都比較習慣電影 24Hz 的影像,這種畫面移動時稍稍有點「窒格」的畫面,反而成為大家常說「電影感」的其中組成部分。也因此 50Hz/60Hz 等較高幀率的影像,看上去反而失去了電影感,變成 DV(Digital Video)的感覺,用來播電影反而變得不自然了。

24Hz:電影常用幀率,早期無聲電影的幀率大約介乎 16 - 24 FPS,20、30 年代有聲電影推出的時候則是介乎 22 - 26 FPS,最後就採用了 24FPS / 24Hz 這個中間值,也一直沿用至今。

25Hz / 50Hz、30Hz / 60Hz:電視廣播常用的幀率,當中 25Hz / 50Hz 屬於 PAL 制式,30Hz / 60Hz 則是 NTSC 制式,前者屬歐洲、亞洲主流,後者則是美洲、日本主流。另外,由於人造光源的顯示器( e.g. 電腦屏幕)的閃爍頻率高於約 50 - 60Hz 時,一般被認為是穩定光源顯像,不會有閃爍的不適。

100Hz、120Hz:較常見的高影像幀率,電視、電腦屏幕以至手機屏幕近年都開始支援,李安執導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爭》就採用了 120FPS 拍攝。而 PS5、Xbox Series X 等主機也支援了 120FPS 遊戲。

無論是睇電視、睇戲、拍片甚至打機都會接觸到「幀率」(Frame Rate)這個參數,用來描述每秒顯示的影像格數。常見的幀率包括了電影的 24Hz、電視的 50/60Hz、高幀率電腦屏幕/手機屏幕的 120Hz 等等,它們到底有甚麼分別?幀率是否愈高就愈好?
PAL 的 25Hz / 50Hz 和 NTSC 的 30Hz / 60Hz 也是常見的影片幀率。

無論是睇電視、睇戲、拍片甚至打機都會接觸到「幀率」(Frame Rate)這個參數,用來描述每秒顯示的影像格數。常見的幀率包括了電影的 24Hz、電視的 50/60Hz、高幀率電腦屏幕/手機屏幕的 120Hz 等等,它們到底有甚麼分別?幀率是否愈高就愈好?
李安執導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爭》就採用了 120FPS 拍攝。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評測】iFi SilentPower 系列:小配件有功效?USB-C、HDMI 聲畫淨化
2024年10月03日
【評測】AROMA Audio 玄武:任何耳機皆能輕鬆駕馭
2024年10月02日
【評測】Nostalgia Audio Durandal:聽 Band Sound 的絕佳選擇!
2024年09月30日
【專家教路】黑膠專門店 HK68 分享玩黑膠心得|3 種方案新手玩黑膠超輕鬆|入門黑膠唱盤推薦
2024年08月04日
KEF 第 9 代 Q 系列配備 12 代 Uni-Q 單元、引入 MAT 聲學迷宮
2024年09月26日
【評測|影片】Cambridge Audio Evo One:配備 14 單元、700W 輸出!功能豐富串流一體喇叭
2024年09月26日
【評測】NGaudio Metis:Hi-Fi 大器的豐厚音色
2024年09月26日
誰是 Longlegs?誰是 Osgood Perkins?——致背負家族創傷的人
2024年09月02日
Sony INZONE M10S OLED、M9 II 4K 電競顯示器抵港可親身試玩
2024年09月25日
【評測】Jomo Audio Nautilus:聲音線條豐厚的鸚鵡螺號
2024年0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