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品牌 Earin 可說是真無線耳機的先驅,事隔兩年多,推出第二代產品 M-2,保持上代輕巧機身設計,每邊耳機僅重 3.6g,加入了專利雙天線設計,及 MiGlo NFMI 近磁場感應技術。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沒有「甩嘴」的延遲感覺。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雙天線設計 Earin M-2 觀看影片無延遲感

流動影音

流動影音

雙天線設計 Earin M-2 觀看影片無延遲感

雙天線設計 Earin M-2 觀看影片無延遲感

瑞典品牌 Earin 可說是真無線耳機的先驅,事隔兩年多,推出第二代產品 M-2,保持上代輕巧機身設計,每邊耳機僅重 3.6g,加入了專利雙天線設計,及 MiGlo NFMI 近磁場感應技術。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沒有「甩嘴」的延遲感覺。

雙天線加上 NFMI 技術

大部分真無線耳機在播放影片時,存在聲畫不同步的通病。但 M-2 明顯在這方面下了苦功,左右耳機連接並非使用藍牙傳輸,改用了 MiGlo NFMI 近磁場感應技術連接,這項技術常用於助聽器身上,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傳輸方式。再加入專利雙天線設計,大大增強連接的穩定性。

無分左右耳機

每邊耳機僅重 3.6g,相當細小,佩戴也很舒適。M-2 能獨立單邊連接手機使用,耳機用上特別設計,無分左右耳機,放上耳就聽得,內置感應器能自動識別左右聲道,使用起來更方便、快捷。在單元方面,則用上 6.5mm Knowles 動鐵單元,具備 aptX 藍牙編碼,筆者以 TIDAL Hi-Fi 歌曲稍作試聽,細微的聲音都能夠清晰表現出來,整體分析力不錯,亦不失音樂感。

瑞典品牌 Earin 可說是真無線耳機的先驅,事隔兩年多,推出第二代產品 M-2,保持上代輕巧機身設計,每邊耳機僅重 3.6g,加入了專利雙天線設計,及 MiGlo NFMI 近磁場感應技術。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沒有「甩嘴」的延遲感覺。
耳機相當細小,用上觸控面板。
瑞典品牌 Earin 可說是真無線耳機的先驅,事隔兩年多,推出第二代產品 M-2,保持上代輕巧機身設計,每邊耳機僅重 3.6g,加入了專利雙天線設計,及 MiGlo NFMI 近磁場感應技術。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沒有「甩嘴」的延遲感覺。
便攜充電盒上金屬物料製造,可為耳機額外充電 3 次。
瑞典品牌 Earin 可說是真無線耳機的先驅,事隔兩年多,推出第二代產品 M-2,保持上代輕巧機身設計,每邊耳機僅重 3.6g,加入了專利雙天線設計,及 MiGlo NFMI 近磁場感應技術。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沒有「甩嘴」的延遲感覺。
以 TIDAL Hi-Fi 歌曲試聽,人聲清晰、細緻,整體分析力不錯。
瑞典品牌 Earin 可說是真無線耳機的先驅,事隔兩年多,推出第二代產品 M-2,保持上代輕巧機身設計,每邊耳機僅重 3.6g,加入了專利雙天線設計,及 MiGlo NFMI 近磁場感應技術。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沒有「甩嘴」的延遲感覺。
在觀看影片時,聲畫同步,沒有出現「甩嘴」的問題。

街上使用更有安全感

每邊耳機均設有兩個收音咪,有效強調通話清晰之餘,耳機另設有音頻透明模式(Transparency Mode),用家只要輕按耳機表面,便會暫停播放音樂,讓用家可即時聽到外界的環境聲音。若配合《Earin M-2》App 使用,除了有基本的增益和平衡設定之外,亦可以調校 Transparency 模式的強度及距離。

瑞典品牌 Earin 可說是真無線耳機的先驅,事隔兩年多,推出第二代產品 M-2,保持上代輕巧機身設計,每邊耳機僅重 3.6g,加入了專利雙天線設計,及 MiGlo NFMI 近磁場感應技術。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沒有「甩嘴」的延遲感覺。
在《Earin M-2》App 內有不少功能設定。
瑞典品牌 Earin 可說是真無線耳機的先驅,事隔兩年多,推出第二代產品 M-2,保持上代輕巧機身設計,每邊耳機僅重 3.6g,加入了專利雙天線設計,及 MiGlo NFMI 近磁場感應技術。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沒有「甩嘴」的延遲感覺。
跟機附送專屬真皮機套。

Specifications
M-2
顏色:黑、白
耳機類型:真無線
無線連接:藍牙(aptX、AAC、SBC)
單元:6.5mm Knowles 動鐵
頻率響應:20Hz 至 20kHz
靈敏度:105dB/mW
阻抗:22Ω
連續播放時間:約 4 小時(便攜充電盒提供額外 3 次充電)
重量:3.6g(每邊耳機)、56g(便攜充電盒)
售價:$1,998
查詢:LRT(2395 3913)/truewireless.hk

瑞典品牌 Earin 可說是真無線耳機的先驅,事隔兩年多,推出第二代產品 M-2,保持上代輕巧機身設計,每邊耳機僅重 3.6g,加入了專利雙天線設計,及 MiGlo NFMI 近磁場感應技術。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沒有「甩嘴」的延遲感覺。
沒有分左右耳機,隨意戴上耳,內置感應器能自動識別左右聲道。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評測】iFi iDSD Valkyrie:K2HD 及 DSD1024 調配靚聲 可帶出街的頂尖解碼耳擴
2025年04月17日
【評測】NGaudio Meteora:18 單元旗艦作 適應全方位曲風
2025年04月16日
【評測】JLab Go Pop ANC:更便宜的選擇
2025年04月14日
LG 新一代 OLED evo AI TV G5、M5 及 QNED evo AI 電視系列智能升級!畫質更靚也更好用
2025年04月12日
【評測】1MORE S20:舒適時尚 + LDAC 高音質連接!當耳環戴住聽歌
2025年04月11日
【評測】唐族 上官婉兒第 2 代:更完善的設計
2025年04月10日
【專家教路】黑膠專門店 HK68 分享玩黑膠心得|3 種方案新手玩黑膠超輕鬆|入門黑膠唱盤推薦
2024年10月04日
Sony 全新 BRAVIA 8 II OLED、BRAVIA 5 Mini LED 電視系列影像升級、6 月抵港
2025年04月09日
【評測|影片】CANPUR Deep Blue:$768 抵玩靚聲入門動圈!仲送 USB-C 解碼轉插
2025年04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