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 10,000 nits 亮度、680 億種顏色
Dolby Vision 屬於其中一種 HDR 影像格式,比起現時最普及和最基本的 HDR10,Dolby Vision 可以支援更高的亮度、對比度及色深,可以顯示到更強的高動態範圍影像。
講到 HDR 就不得不提 Dolby Vision,由環繞聲效技術大廠 Dolby Lab 所推出的這項 HDR 高動態畫面技術,擁有現時最高的亮度、對比、色深等影像規格,可說是 Dolby 想實現影、音雙制霸而推出的殺手鐧。在 2009 年的 CES 上首次展示了原型機,但直到 2014 年才開始有電視品牌使用。不過隨著 4K 時代來臨,Dolby Vision 在 UHD Blu-ray 實體影碟、Netflix 以及 Amazon Video 等影像串流服務都開始支援同普及,大家都開始比較易睇到配備 Dolby Vision 的影片內容。
HDR 格式 |
Dolby Vision |
HDR10 |
最高支援亮度 |
10,000 nits |
4,000 nits |
最高對比度 |
200,000:1 |
100,000:1 |
色深 |
12 bit |
10 bit |
色域空間 |
Rec.2020 |
Rec.2020 |
動態範圍運算 |
動態 HDR(Frame-by-frame) |
靜態 HDR(整套影片恆定) |
影像轉換 |
SMPTE ST 2084 |
SMPTE ST 2084 |
現時電影母帶製作通常最高為 4,000nits 亮度,電視面板亮度普遍就在 1,000 - 2,000nits 之間。Dolby Vision 影像可以 12bit 製作、顯示到超過 680 億種顏色,而電視面板多數只支援 10bit 色深(可顯示 10 億種顏色),所以現階段的影視規格和硬件仍未完全發揮 Dolby Vision 的威力。不過 Dolby Vision 動態元數據( Dynamic Metadata ),可以讓每一幀畫面因應當時顯示的內容來調節 HDR 效果,比起 HDR10 只能將一套影片固定在某個動態範圍,在顯示效果方面會大為優勝。其後在 HDR10 的「進階版」HDR10+ 上面也採用了這種動態 HDR 技術。
由於 Dolby Vision 對硬件要求較高,而且要付 Dolby Lab 一筆授權費用,所以推出初期無論 UHD Blu-ray 抑或電視的支援都較少。到近年 Netflix、Amazon Video 等平台都開始提供 Dolby Vision 的內容,而支援的電視也愈來愈多,Dolby Vision 才開始相對普及,甚至手機版的 Dolby Vision 都開始出現。另外,不少 UHD Blu-ray 影碟也開始配備這項技術,而要播放這類影碟,首先 UHD Blu-ray 播放機本身要支援 Dolby Vision,此外電視本身當然也同樣要兼容至得;而串流播片的話,就只需要電視可以安裝 Netflix 等串流 App 並且支援 Dolby Vision 就可以。另外,Dolby Vision 是向後兼容的,如果播放器或者電視無法顯示的話,仍然可以播放到 HDR10 的 HDR 效果。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MeWe 專頁、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