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同軸:支援 Hi-Res 的百年歷史數碼音樂傳輸介面

視聽百科

視聽百科

同軸:支援 Hi-Res 的百年歷史數碼音樂傳輸介面

同軸:支援 Hi-Res 的百年歷史數碼音樂傳輸介面

唔似得影音介面主要已經被 HDMI「一統天下」,音樂傳輸方面仍有好幾種主流選擇,而「同軸」(Coaxial)就是其中一款主要的數碼介面。不過唔講可能唔知,原來同軸線材由 1880 年至今已經發明超過一百年,不過以往多數用响長距離通訊、電台同電視台網絡、仲有上網連接等等,當然數碼音訊傳輸都係後期主要用途之一,而且仲可以支援高達 24bit/192kHz 的 Hi-Res 音樂!

RCA 插頭、同軸心線材設計

同軸(Coaxial)線材的結構同個名一樣全部係「同一軸心」的設計,中間軸心部分多數係導電銅線、外層係絕緣塑膠、再外面有一層網狀銅或合金導電體,最外面則是絕緣物料外皮。影音用到的同軸線,線材兩邊多數採用蓮花/RCA 插頭,所以有時講到「同軸」亦都係講緊器材的端子。被光纖線取代之前曾經好廣泛用响網絡連接,所以頻寬其實好足夠,甚至可以支援 24bit/192kHz 的數碼音訊傳輸(當然兩邊連接的器材都要支援)。

唔似得影音介面主要已經被 HDMI「一統天下」,音樂傳輸方面仍有好幾種主流選擇,而「同軸」(Coaxial)就是其中一款主要的數碼介面。不過唔講可能唔知,原來同軸線材由 1880 年至今已經發明超過一百年,不過以往多數用响長距離通訊、電台同電視台網絡、仲有上網連接等等,當然數碼音訊傳輸都係後期主要用途之一,而且仲可以支援高達 24bit/192kHz 的 Hi-Res 音樂!
同軸(Coaxial)線材採用了同一軸心的設計,中心係銅線等導體,中間同最外面則是絕緣塑膠物料,兩者夾著一層網狀銅或合金導電體。

唔似得影音介面主要已經被 HDMI「一統天下」,音樂傳輸方面仍有好幾種主流選擇,而「同軸」(Coaxial)就是其中一款主要的數碼介面。不過唔講可能唔知,原來同軸線材由 1880 年至今已經發明超過一百年,不過以往多數用响長距離通訊、電台同電視台網絡、仲有上網連接等等,當然數碼音訊傳輸都係後期主要用途之一,而且仲可以支援高達 24bit/192kHz 的 Hi-Res 音樂!
影音用到的同軸線多數採用 RCA 插頭。

唔似得影音介面主要已經被 HDMI「一統天下」,音樂傳輸方面仍有好幾種主流選擇,而「同軸」(Coaxial)就是其中一款主要的數碼介面。不過唔講可能唔知,原來同軸線材由 1880 年至今已經發明超過一百年,不過以往多數用响長距離通訊、電台同電視台網絡、仲有上網連接等等,當然數碼音訊傳輸都係後期主要用途之一,而且仲可以支援高達 24bit/192kHz 的 Hi-Res 音樂!
此外也有 3.5mm 轉同軸這種轉插線材。

採用 S/PDIF 格式支援 24bit 音訊

同軸數碼採用的傳送格式就係 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connect Format),由 Sony 與 Philips 共同研發(音樂 CD 都係由這兩大品牌合作研發)。兩聲道最高支援 24bit 的無壓縮 PCM 音樂,多聲道則只支援壓縮音訊、例如 5.1、7.1 的 Dolby Digital、DTS 環繞聲效等。而採用 S/PDIF 的介面有「同軸」以及「光纖」兩種,對線材硬件都有一定要求、例如同軸線就係 75 Ω 阻抗。所以有時傳送模擬訊號的 RCA Audio 線(有 50、75、100 Ω 等不同阻抗及設計)都可以插落同軸端子出到聲,不過有機會出現怪聲、變聲的情況,所以通常用返專用同軸線會較合適。

唔似得影音介面主要已經被 HDMI「一統天下」,音樂傳輸方面仍有好幾種主流選擇,而「同軸」(Coaxial)就是其中一款主要的數碼介面。不過唔講可能唔知,原來同軸線材由 1880 年至今已經發明超過一百年,不過以往多數用响長距離通訊、電台同電視台網絡、仲有上網連接等等,當然數碼音訊傳輸都係後期主要用途之一,而且仲可以支援高達 24bit/192kHz 的 Hi-Res 音樂!
以往 DVD 機等好多時都設有同軸輸出,近年的入門 Blu-ray 機就多數只設有 HDMI,部分中高階機款、例如 Pioneer UDP-LX800 等都仍提供同軸輸出,不過主要用作播放音樂時傳輸音訊。

唔似得影音介面主要已經被 HDMI「一統天下」,音樂傳輸方面仍有好幾種主流選擇,而「同軸」(Coaxial)就是其中一款主要的數碼介面。不過唔講可能唔知,原來同軸線材由 1880 年至今已經發明超過一百年,不過以往多數用响長距離通訊、電台同電視台網絡、仲有上網連接等等,當然數碼音訊傳輸都係後期主要用途之一,而且仲可以支援高達 24bit/192kHz 的 Hi-Res 音樂!
「光纖」(Toshlink)同樣都係採用 S/PDIF 格式的音樂傳輸介面。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Q-Symphony 3.0 升級:Samsung TV + Soundbar 組成最強聲效家庭影院?
2023年09月29日
MCL AIRSIDE 進駐啟德 連推 4 日優惠 $40 入場睇好戲
2023年09月28日
Samsung 新一代 The Freestyle 玩轉靈活投影!升級 HDR10+ 及更強效能
2023年09月27日
《七月返歸》:這裡會是個天堂
2023年09月15日
運動、居家、辦公超好用?關於「不入耳真無線耳機」的九問八答
2023年09月25日
【評測】KOJO Technology Crystal E-G:68 倍面積自家「最大」地盒 聽得出的音質提升
2023年09月25日
B&W、Denon、Marantz 音響新品發佈 喇叭、擴音機、迷你 Hi-Fi、耳機超鼎盛陣容
2023年09月23日
【評測】B&W 600 S3:中高階技術下放 入門系列最大升級
2023年09月22日
《威尼斯謀殺案》:結合偵探女王 Agatha Christie 原著的靈魂
2023年09月19日
【評測】iFi iCAN Phantom:無盡組合調聲的參考級膽石雙模式旗艦耳擴
2023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