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聲音的範疇,直達聲(原聲)和反射聲被人耳朵依次序聽到的過程叫做「混響」。而對於反射聲,普遍也稱之為 echo「回音」。不少麥高風的輸入端常常會附有 echo 強弱的功能去模擬真實環境的聲音感覺甚至用來修飾和掩蓋直達聲。在唱歌或演說時可以加強聲音的深度和華麗感,也可稍作掩蓋原聲音的缺點。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如何混為一響:延遲、回音、殘響怎樣區分?

家居影音

家居影音

如何混為一響:延遲、回音、殘響怎樣區分?

如何混為一響:延遲、回音、殘響怎樣區分?

在聲音的範疇,直達聲(原聲)和反射聲被人耳朵依次序聽到的過程叫做「混響」。而對於反射聲,普遍也稱之為 echo「回音」。不少麥高風的輸入端常常會附有 echo 強弱的功能去模擬真實環境的聲音感覺甚至用來修飾和掩蓋直達聲。在唱歌或演說時可以加強聲音的深度和華麗感,也可稍作掩蓋原聲音的缺點。

一般麥高風器材附有的「混響」功能,都具有延遲(delay)與殘響(reverb)的成份,視乎不同系統的音頻處理芯片的能力和運算法而有不同方式的調節和不同程度的效果。大家如果曾去過 Karaoke,都會調節麥高風的混響強弱為聲音稍作修飾。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混合反射聲強弱的調節。然而,很多人不太懂區分何謂聲音延遲、回音與殘響。這裡簡單表述一下。

首先,最易理解的就是,想像當你在一個山洞中大喊一聲「我」,之後你便會聽到 「我~~~我~~~我~~~我~~~」的聲音;當你在一個空洞而頗大的室內場地喊一聲「我」,你又會聽到「我~我~我~」,但可能變得短一些和重複次數少一些。

這些都是所謂的「回音」(回授音) 。因為當在一個空間限的自然環境,直接聲音便在這個空間內不停反射和迴盪,在直達聲後便會聽見這些從反射物所反射回來的聲音了。但在實際情況中,你不能常常處身於如山洞或空洞而廣大的反射環境中,所以要靠 delay「延遲」直達聲的音節去模擬聲音的迴盪感,從而製造出這些有重複性的來回反射效果。「延遲」是用信號回路功能來延緩輸出信號,基於不同的訊號處理方法,一般能控制延緩音節的深度、強弱、次數,和每次相隔的時間去模擬不同大小和形狀的自然環境、距離感和聲音效果。所以有不同程度的長短和次數的音節重複產生。這就是在混響中的主要成份——delay 延遲。一般專業的器材要求混響的延遲相隔時間可以到 300ms 或以上。尤其「預延遲」即是第一次反射音節和直達聲之間的時間,這是表現空間大小的重要調節。

在聲音的範疇,直達聲(原聲)和反射聲被人耳朵依次序聽到的過程叫做「混響」。而對於反射聲,普遍也稱之為 echo「回音」。不少麥高風的輸入端常常會附有 echo 強弱的功能去模擬真實環境的聲音感覺甚至用來修飾和掩蓋直達聲。在唱歌或演說時可以加強聲音的深度和華麗感,也可稍作掩蓋原聲音的缺點。

實際上,當你向咪高峰喊聲並啟動「混響」時,除了延遲效果之外,聲音也必然會帶有一定程度的 reverb「殘響」成份,這就是隨意地把輸入的聲音作不同程度的整體重疊和延緩,從而製造出較自然的空間感覺,就如現場環境一般。殘響其實也是一種回音效果,然而不同的是,延遲效果是指一個音節很清楚地反射回來,最強的直達音節在不停重複的反射,可算是一下接一下的,而殘響則是模擬一個空間來自四面八方(天花板牆壁地板等等)的聲音的殘餘反射,所以聽到的並不是一個清晰的回音音節,而是四周的反射和混合在一起的結果,可算是連續的。

簡單來說,殘響就是指在一個空間內,打開音響聽音樂,即使你快速地將音響關掉,室內還是會殘留些餘音,要等一個短時間才會完全消失,這種現象稱之為殘響現象。殘響的時間影響其強度。一般以原訊號衰減 60dB 的時間為指標。在音響系統中,聲音帶有殘響效果,可以提升距離感和空間感,能使聲音更加圓潤豐滿和顯得華麗。所以音樂播放也經常加入殘響效果,應用十分廣泛。

其實理想的混響效果並不需要太強的,必須適可而止,因為若果混響程度過大,或設定不恰當,便會把直達聲掩蓋,聲音可能會變得混濁而不清晰。除非要製做特殊效果,否則應該點到即止。對於懂得唱歌之士,一般也不會把混響程度調得太大,只是稍微加點作主音的修飾,令聲音更華麗和讓聲音有更具色彩之作用。

所以,有了混響基本的音效原理,大家便能夠把話筒進入的聲音好好地修飾一下,尤其專業混音和錄音,工程師都會以不同的延遲和殘響程度來配合理想中真實感,讓聲音更華麗、更動聽。就讓我們一起製造出更有動感和更令人感動的聲音吧。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