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空間、地盤、音樂表演,三者可以有關嗎?原來可以。位於炮台山的藝術空間「油街實現」最近正進行擴展工程,有意思的是,新的藝術計劃不用待工程完成便已展開;此刻工地帶來的聲音、景象,已足夠讓音樂人龔志成觸發無窮想像,構想出一個接一個的多媒體音樂表演。這個計劃名為「一景.二聲」。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專訪】油街實現擴展 龔志成構築的城市聲景

【專訪】油街實現擴展 龔志成構築的城市聲景

公共藝術空間、地盤、音樂表演,三者可以有關嗎?原來可以。位於炮台山的藝術空間「油街實現」最近正進行擴展工程,有意思的是,新的藝術計劃不用待工程完成便已展開;此刻工地帶來的聲音、景象,已足夠讓音樂人龔志成觸發無窮想像,構想出一個接一個的多媒體音樂表演。這個計劃名為「一景.二聲」。

01

從現場到影像


「呈現出來的,是對這個環境的思考,對這個城市的思考」


計劃原意是這樣的:找來十多位音樂人,在油街實現的庭院進行快閃式即興演奏,規模不小,龔志成更說,「表演會加入電結他、古典樂器等,甚至會有指揮。」現場同時會安排工作人員帶觀眾走到旁邊的行人天橋,那裡會有兩名樂手拉著小提琴,同時間庭院裡的音樂人繼續演奏,如此一來,視點便起了變化。「觀眾看到地盤,也看到庭院、大廈和街景,聽到的不只是庭院傳來的音樂,還有地盤,以至整個環境的聲音。」

「理想就是這樣。」然而,世事就是不那麼理想。油街實現方面早於疫情爆發之前已邀請龔志成構思這個演出,但因為疫情反覆,公開表演難以如期舉辦,因為牽涉太多人了,所以現在轉為短片的形式,分成幾個章節發佈。

聽起來好像簡單了,但龔志成說,花的時間更多。「做一個演出可能只需佔用一個星期六的夜晚,但拍短片就要沉澱很多東西。」別誤會,拍短片的意思並不只是把原來的演出攝錄下來,他說這樣意義不大:「現在短片呈現出來的,是對這個環境的思考,對這個城市的思考。」

公共藝術空間、地盤、音樂表演,三者可以有關嗎?原來可以。位於炮台山的藝術空間「油街實現」最近正進行擴展工程,有意思的是,新的藝術計劃不用待工程完成便已展開;此刻工地帶來的聲音、景象,已足夠讓音樂人龔志成觸發無窮想像,構想出一個接一個的多媒體音樂表演。這個計劃名為「一景.二聲」。

02

聲音啟動聽覺


「音樂和噪音混在一起,可以打開你的耳朵聽到另一些東西」


龔志成說,環境聲要觀眾在現場親身體驗才有意思,「音樂和噪音混在一起,可以打開你的耳朵聽到另一些東西。」短片不是做不到這種「效果」,而是當這個表演再不是親身的體驗時,感受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話雖如此,短片並不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反而讓更多想法得以表達。這個取名為「一景.二聲」的系列,將會有四個章節,現時大家已可看到第一集,第二集亦已完成了拍攝工作,執筆之時正進入剪輯階段。從現場演出到短片,重點沒有改變,都有關「重新觀看這個城市」。

龔志成受訪時指著油街實現旁邊的那道行人天橋:「我們站在天橋,不會特別留意這個工地,但當我加上音樂之後,你便好像突然看到其他東西,音樂是可以影響你視覺的觀賞。」在地盤周圍拍攝影片,龔志成想到可把重點轉移到解構與建構之上:「我在思考甚麼是建設,因為對我來說,你要先摧毁才會變成地盤,才可以開始建設,而建設是意味著將來。」

03

以破壞來建設


「彷彿這是『進步』的過程中必經的階段」


這不就是香港嗎?香港的城市發展、建設,很多時候牽涉到「消滅」過去。「這彷彿是『進步』的過程中必經的階段,對我來說是很傷感的一回事。」 

所以,龔志成做出來的音樂也比較深沉一點,他也承認這可能不是一個很快樂的概念:「自己可能比較『灰』,但我常常覺得這是正面的『灰』,因為我仍然相信有將來,特別作為父母你會明白,某程度上你要好正面。」於是,第一個片段中大家除了看到龔志成在「演出」外,也會看到一個小朋友的身影,「小孩代表著未來的一代,這會是整個系列中一個好重要的元素」。

即將面世的第二集,龔志成邀請了廖偉棠寫一首詩,還找他的女兒朗讀出來。「所以這個計劃不只有我,我還請來很多年青的音樂人,給我一些素材,譬如 10 秒或 1 分鐘的音樂創作,然後我就圍繞這些素材,把它們混和在一起製成配樂。」

公共藝術空間、地盤、音樂表演,三者可以有關嗎?原來可以。位於炮台山的藝術空間「油街實現」最近正進行擴展工程,有意思的是,新的藝術計劃不用待工程完成便已展開;此刻工地帶來的聲音、景象,已足夠讓音樂人龔志成觸發無窮想像,構想出一個接一個的多媒體音樂表演。這個計劃名為「一景.二聲」。

04

環境刺激思考


「創作的能量是來自我聽到周圍的聲音,感受到周圍的環境」


對於龔志成來說,創作就好像為周遭的環境做配樂。所以,即使是以短片的形式表達,他也必須在油街實現實地拍攝、演奏,甚至會即興創作。「創作的能量是來自我聽到周圍的聲音,感受到周圍的環境,這不是夜晚在屋企可構思出來的。」龔志成說他多年來做的音樂,無論舞台、短片也好,多少都有視覺的元素,他形容這能帶來一種「戲劇性」;附近移動的物體、觸發的聲音,都有可能影響最終作品。「就算是一個好簡單的藝廊,我也會搬一張好奇怪的椅子坐著演奏,這張椅子本身也會影響觀眾。」以環境刺激思考,和「一景.二聲」的概念可說是如出一轍。

拍攝第二集時,他便從環境元素獲取靈感,以地盤的泥土、碎石,對比庭院裡的草木,「地盤全是人工的,但大自然有一個秩序,譬如樹葉掉落地面,是一個有機的過程。」短片裡有很多這些對比,十分有趣。

回到油街實現擴展本身,也可以讓人思考,一個非商業性的藝術空間,是否也避免不了各樣人工的發展?這樣是否就能讓藝術作品得到更理想的呈現?作為一個觀者,欣賞一個藝術作品,也要看它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公共藝術空間、地盤、音樂表演,三者可以有關嗎?原來可以。位於炮台山的藝術空間「油街實現」最近正進行擴展工程,有意思的是,新的藝術計劃不用待工程完成便已展開;此刻工地帶來的聲音、景象,已足夠讓音樂人龔志成觸發無窮想像,構想出一個接一個的多媒體音樂表演。這個計劃名為「一景.二聲」。
「油街實現」現正進行擴展工程,音樂人龔志成以擴展時工程所帶來的聲音和景象為靈感,創作了一系列短片作品。

05

地盤就是舞台


「這個舞台已經有『觀眾』」


事實上,「一景.二聲」就是因為環境變動而構思出來。油街實現附近的那道行人天橋,本身是 24 小時開放的,換句話說,觀眾(街坊、途人)在最初動工之時,已看著地盤的變化。「油街實現」館長連美嬌認為,地盤就如一個舞台,而且這個舞台已經有「觀眾」。她說地盤工作就如表演:「那裡發出的聲音,跟城市環境的聲音,觀眾是一直聽到的,只是那些算不上『音樂』。於是我們就請來龔志成,將整個建築過程變成音樂表演,英文就叫 Soundscape。」

連美嬌表示,早於盒子樂隊時期,已非常欣賞龔志成,「第一次看他們表演是在藝術中心的麥高利小劇場,整個環境有很多裝置,好有型,也很有詩意。」她說龔志成很懂得隨著環境變化作出回應和演繹,便決定找他合作,以油街實現作為那個不斷變遷的舞台背景,既自然又具都市感。

擴展工程以貼近生活為原則,有很大的廣場,新建築物佔的空間並不多。廣場都是 24 小時開放給公眾,讓海旁和城市之間有了寬闊的空間,油街實現充當了自然與都會的中轉站。連美嬌說希望街坊都能擁有欣賞藝術表演的經驗:「不同人有不同背景,但如果某個作品能對他們有一些啟發、連結到一些情感,那就很好,體驗過程是最重要的。」而「一景.二聲」的四條短片,也擔當著連結你我情感與記憶的角色,讓我們從城市變遷這個課題中思考未來,別具意義。

公共藝術空間、地盤、音樂表演,三者可以有關嗎?原來可以。位於炮台山的藝術空間「油街實現」最近正進行擴展工程,有意思的是,新的藝術計劃不用待工程完成便已展開;此刻工地帶來的聲音、景象,已足夠讓音樂人龔志成觸發無窮想像,構想出一個接一個的多媒體音樂表演。這個計劃名為「一景.二聲」。
「油街實現」館長連美嬌認為,地盤就如一個舞台,所以想到可趁這個時候,進行一些藝術創作。

緊貼最新音樂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Overflow 音樂滿瀉」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