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壇是不是已死,是個複雜問題。記得不久之前看過 Serrini 在電視節目(忘了是哪一個了,也可能是訪問)上說,「我不知道自己屬不屬於這個壇」(大意);「樂壇」指的大概是產業、工業本身,Serrini 是獨立音樂人,最初創作可能 for fun 多一點,沒在意自己在不在壇裡也不奇怪。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有人說樂壇已死 有人要讓音樂永續

有人說樂壇已死 有人要讓音樂永續

樂壇是不是已死,是個複雜問題。記得不久之前看過 Serrini 在電視節目(忘了是哪一個了,也可能是訪問)上說,「我不知道自己屬不屬於這個壇」(大意);「樂壇」指的大概是產業、工業本身,Serrini 是獨立音樂人,最初創作可能 for fun 多一點,沒在意自己在不在壇裡也不奇怪。

樂壇已死說的可能是產業的衰亡,於是在〈樂壇已死〉的 music video 結尾,不忘告訴大家,香港樂壇的產量還是相當多的,有上千首,這個壇仍然蓬勃。

然而我會想,那些對樂壇有怨言的人(即認為樂壇已死的人),真的只因為「產量」問題嗎?他們批評的,其實是歌曲/歌者的水準。香港樂壇有好的作品嗎?當然有,但可能傳不到他們耳中。他們可能平時沒怎麼發掘新歌聽,但還是會湊熱鬧留意一下樂壇頒獎禮,然後發現每年的「金曲」也是不離一兩種格局。從這個角度看,樂壇即使未死,也不見得有進步。

我們常常討論頒獎禮該怎麼搞,很多時候聲音都圍繞「改朝換代」、「讓新人上位」,但頒獎禮最大的問題是:「優勝劣敗」一直不存在。好的作品被淹沒,金曲仍是某種方程式製造出來。真有「優勝劣敗」的話,是可以超越年齡的,歌手是不用「引退」也有可能給淘汰,同時也可在出道幾十年後拿一個大獎,而不被批評,只要作品有足夠的實力便行。

那邊箱則有人搞「音樂永續」,豪花 800 萬炮製百多首新歌——但其實都是翻唱歌。翻唱歌當然可以很出色,透過編曲、演繹讓歌曲賦予新的意義,只是,拿來做新的創作不是更有意義嗎?何況這是「創意香港」撥的款啊!像台灣就是因為政府對獨立音樂製作的補助,讓產業變得蓬勃,而蓬勃不單靠「產量」,也需要「創意」。

所以補助誰,也是該有門檻的。「音樂永續」有不錯的作品,但令人眉頭不禁猛皺的大概佔一半,甚至更多。有些歌本來也足夠經典了(儘管有少數選曲是頗有驚喜的,像 Nowhere Boys 的〈麻醉〉,就是 Beyond 的 minor classics 之一),真有需要靠翻唱永續嗎?永續了的也只是「舊時」,「現在」又靠誰去填補?更不要談「未來」了。捧紅新晉?讓音樂人「保就業」?做更多新歌,讓具實力的音樂人(甚至是「壇外」的人)有更充裕的資金執行創意,可能更「長線」。

兩個「計劃」放在一起,也不禁讓人想到,正是某些觀念的「永續」才讓(人們覺得)「樂壇已死」。而〈樂壇已死〉這首歌雖具意義,卻似乎焦點錯放,沒能證明樂壇其實仍有生機。

緊貼最新音樂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Overflow 音樂滿瀉」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