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 Richter 當然是個音樂家,但他的作品有時候又很不像音樂,譬如其首張專輯《Memoryhouse》,就有人形容為 documentary music,像把人帶回某個歷史時空似的。他的作品後來又有過甚麼 post-classical 甚至 indie classical 的標籤,音樂上不完全是大家想像中的「古典」,會注入一些電子音樂元素,並以其一貫深受 Philip Glass、Arvo Pärt 影響的極簡主義風格展現出來;有時又會從文學作品取材﹐輔以獨白,營造著一種你很少在傳統(或學院派)古典音樂作品中感受到的氣質。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李希特:夢賞音樂》:和你睡的聲音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李希特:夢賞音樂》:和你睡的聲音

Max Richter 當然是個音樂家,但他的作品有時候又很不像音樂,譬如其首張專輯《Memoryhouse》,就有人形容為 documentary music,像把人帶回某個歷史時空似的。他的作品後來又有過甚麼 post-classical 甚至 indie classical 的標籤,音樂上不完全是大家想像中的「古典」,會注入一些電子音樂元素,並以其一貫深受 Philip Glass、Arvo Pärt 影響的極簡主義風格展現出來;有時又會從文學作品取材﹐輔以獨白,營造著一種你很少在傳統(或學院派)古典音樂作品中感受到的氣質。

Max Richter 當然是個音樂家,但他的作品有時候又很不像音樂,譬如其首張專輯《Memoryhouse》,就有人形容為 documentary music,像把人帶回某個歷史時空似的。他的作品後來又有過甚麼 post-classical 甚至 indie classical 的標籤,音樂上不完全是大家想像中的「古典」,會注入一些電子音樂元素,並以其一貫深受 Philip Glass、Arvo Pärt 影響的極簡主義風格展現出來;有時又會從文學作品取材﹐輔以獨白,營造著一種你很少在傳統(或學院派)古典音樂作品中感受到的氣質。

《Sleep》是其 2015 年的作品,最黐線的地方是,它真的就如其名所說,是「睡眠用」的。作品全長 8 個半小時,包含 31 組創作,共 204 段樂章;就連 Max Richter 本人也說,這張專輯不容易一口氣聽完。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本打算播著《Sleep》作為「背景音樂」,只是真的愈聽愈眼瞓,必須停播才能繼續寫下去。別的音樂作品要是有這個「功效」,肯定是聽者以「行動」表達不滿了,但之於《Sleep》,卻好像引證了 Max Richter 找來神經科學家 David Eaglemen 合作,果真發揮作用了。音樂,某程度上,也可以一門科學。

《Sleep》不只是一張長篇專輯,也是一個演出。在《Sleep》推出不到一個月後,其首個相關音樂會正式在倫敦首演,足本的由午夜演奏到翌日早上 8 時。而今年「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放映的《李希特:夢賞音樂》,就是一部關於《Sleep》的紀錄片。放心,這不同 Andy Warhol 的《Sleep》,不打算拍攝一個人睡覺幾個小時,《李希特:夢賞音樂》的片長不到兩小時,比起專輯來說是很精簡了。

經過疫情反覆的這兩年,大概很難想像短期內能再有機會體驗《Sleep》這樣的演出。觀眾不是坐著聽音樂,而是躺在地下,和一眾陌生人一起睡,而且不用注視台上的樂手(他們也不用擔心觀眾睡著,只會怕演奏 8 個小時會否體力不繼),你有你睡,他們有他們演奏。Max Richter 還表示,觀眾可以隨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當然不能滋擾到其他觀眾),這不會被視為不尊重演出,因為音樂本身就是要你進入某種冥想的狀態;要是你真的睡著了,那更好,這不就是《Sleep》的原意嗎?

《Sleep》曾於柏林、悉尼、巴黎、馬德里等地演出,都是室內的,到 2018 年 7 月則在洛杉磯 Grand Park 舉行了首個戶外演出,560 張床放到其中,觀眾在晚上進場就寢,計算好到〈Dream 0 (till break of day)〉演奏時,黎明就剛剛來到,現場觀眾可一同迎接日出(更多大概根本未瞓醒),這種體驗實在太奇妙了吧。《李希特:夢賞音樂》也主力拍攝這次戶外演出,並訪問了一些觀眾讓他們說說感受,作為紀錄片的觀眾,會很想參與其中。

Max Richter 當然是個音樂家,但他的作品有時候又很不像音樂,譬如其首張專輯《Memoryhouse》,就有人形容為 documentary music,像把人帶回某個歷史時空似的。他的作品後來又有過甚麼 post-classical 甚至 indie classical 的標籤,音樂上不完全是大家想像中的「古典」,會注入一些電子音樂元素,並以其一貫深受 Philip Glass、Arvo Pärt 影響的極簡主義風格展現出來;有時又會從文學作品取材﹐輔以獨白,營造著一種你很少在傳統(或學院派)古典音樂作品中感受到的氣質。

也別誤會,這不是 concert film,現場演出片段沒你想像中佔那麼多,紀錄片關心的,某程度上和專輯如出一轍(伴隨音樂,影片也帶來一份舒適感);比如說,在當代高度個人化的藝術與音樂創作當中,我們還能有一些可共同享受的作品嗎?這些作品擁有作者風格,但同時也是為大眾而寫的,並希望大眾能有相近的感受,彼此可互相交流分享。Max Richter 這麼說:Modernism gave us so many stunning works, but we also lost our lullabies. We lost a shared communion in sound. 而《Sleep》彷彿把觀眾的體驗連繫到大自然、連繫到夢境,也連繫到人們的深層意識之中。音樂在這裡,毋用解構或爭辯甚麼,可以很純粹的感受。

《李希特:夢賞音樂》也從這裡,延伸到 Max Richter 與其藝術夥伴和伴侶 Yulia Mahr 的關係和生活。作為樂迷,則在他講到自己對電子音樂的熱忱時最有感覺;他說 Kraftwerk 的《Autobahn》讓他迷上了電子音樂,尤其極低頻的聲音,因為那是傳統樂器奏不出來的,電子音樂就好像補回這個部分,更「全面」了。Max Richter 的音樂總有電子聲效的部分,而且往往能與「古典」的部分完美緊扣,大概就是因為,電子音樂只是工具,他不是要營造甚麼科幻未來感,而是作品需要有那些低頻存在。而我們身處的,也是一個頻譜廣闊的世界。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日期:2021 年 8 月 27 日至 9  月 30 日
放映詳情及購票可瀏覽百老匯院線官方網站

緊貼最新音樂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Overflow 音樂滿瀉」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