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我們會以短評的模式推薦一些編輯部認為近期值得花時間聽,或是備受注目的作品,並以港、中、台和國際劃分,每次介紹 5 張專輯或 5 首單曲。出版的時期不定,只要累積到一定數量我們認為可以一談的專輯/單曲便會見街,但肯定要比過去的模式覆蓋更多作品了。當然,要是有作品值得以更長的篇幅去寫的話,也會另文談論。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新專輯短評】The Armed、CHAI、Iceage、Lost Girls 及 Andy Stott

【新專輯短評】The Armed、CHAI、Iceage、Lost Girls 及 Andy Stott

這一年我們會以短評的模式推薦一些編輯部認為近期值得花時間聽,或是備受注目的作品,並以港、中、台和國際劃分,每次介紹 5 張專輯或 5 首單曲。出版的時期不定,只要累積到一定數量我們認為可以一談的專輯/單曲便會見街,但肯定要比過去的模式覆蓋更多作品了。當然,要是有作品值得以更長的篇幅去寫的話,也會另文談論。

The Armed《Ultrapop》

這是一張「開門見山」的專輯,不轉彎抹角,見山就是山,是個月亮,就是個月亮。它叫《Ultrapop》,就是把「流行」專輯推向最極端,模糊了噪音、重型搖滾與流行曲的界線,讓渾沌與秩序得以並存。

來自美國底特律的 The Armed 一向身份神秘,來到第 4 張專輯他們揭露了成員的名字,甚至 music video 也有全員 8 位成員出動,當然,你仍可以懷疑那不一定就是真正的 The Armed。新專輯更為「實在」的地方是有一些已知的真實樂手參與,譬如 Mark Lanegan 等,這不能假了吧。說新專輯「開門見山」絕非虛言,甫開首的點題作〈Ultrapop〉已道明來意,以樂隊主音兼結他手 Adam Valley 的說法,就是最美麗的東西遇上最醜陋的東西,讓唯美且聽來柔和抒情的人聲演繹,碰上刺激電聲與噪音,短短不夠 3 分鐘已把專輯的概念說得清楚。

然而《Ultrapop》不只是把兩種看似衝突的東西放在一起,當中的作品也處處顛覆我們對這種重型音樂的想像,有許多難以言詞描繪的光澤和色彩在內。樂隊曾在外媒訪問中說,很多重型音樂的創作人太過執著那些 sub-genre 的模式,彷彿偏離一點就不「正宗」了,而這與藝術世界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就這一點,以嚴肅和執著的心態去看待《Ultrapop》,你會更明白他們想做的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實驗」。

CHAI《WINK》

CHAI 算得上是已衝出日本、走向國際的一支樂隊了,曾花長時間在歐美巡演,又在去年底跟 Sub Pop 簽約,目光放得很遠。可喜的是,她們在吸納不同的西方音樂影響之時,仍能給人很日本的感覺,新專輯《WINK》雖是走流行音樂路線(封面照片也和一般 J-Pop 組合無異),但音樂元素豐富、細節處理出色,令人聽得很開心。

作為早已「國際化」的樂隊,面對疫情來襲,也無法搞甚麼巡演、宣傳,只能宅在家創作。而宅在家做甚麼、聽甚麼,影響了新專輯的音樂風格,成員會告訴你她們在看 90 年代的動漫、聽 ZARD 和 Dreams Come True 、追日劇《悠長假期》,因為聽父母提得太多,就趁這個「空閒」的時候了解一下。同時她們又聽很多當代的 R&B、Hip Hop,夾集其原來一點點 Punk 的風格和之前提及過的種種影響,令這些大致上仍可稱為 J-Pop 的作品,變得異常豐富、毫無冷場,加上向來自愛、自得其樂的潛在主題,總是能把微細事寫成快樂事,在這段世人都無比艱難的時刻,實在令人心曠神怡。

Iceage《Seek Shelter》

丹麥樂隊 Iceage 的第 5 張大碟《Seek Shelter》,當然可解讀為成員開始年長(大部分是 91 年、92 年出生,踏入三字頭了),於是火氣稍消,不那麼 Punk,都變「悅耳」了。但更大可能是大環境的變化使然,這一兩年,誰也會思考孤獨與人生究竟是甚麼一回事吧?音樂創作的方向會隨之變得不同,亦是理所當然。

新碟找來 Sonic Boom 製作,音樂像昔日的 Classic Rock,也有點像 90 年代的 Britpop(某些作品讓人聯想到 The Verve 和 Primal Scream?),有時候甚至讓人覺得,他們是在把不同的搖滾音樂風格融會貫通,變成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是嗎?樂隊每一張專輯都在不斷注入新的元素,你不會覺得他們為創新而創新,也不像為了取悅樂迷,從首張專輯《New Brigade》至今剛好 10 年,聽他們 5 張大碟的演變和進化本身已是趣味所在。《Seek Shelter》更像是想與樂迷共同呼吸,渡過難關,可以有〈Shelter Song〉那樣的溫暖感覺,又有中間幾首如〈Drink Rain〉那樣,幾乎可以用「清新雋永」來形容的結他流行小品,以及結尾徐疾有致、層次推進分明的〈The Holding Hand〉,通通無論演奏功架抑或情感表達上均愈趨成熟。

Lost Girls《Menneskekollektivet》

Lost Girls 是 Jenny Hval 和 Håvard Volden 的組合,二人已合作超過 10 年,但《Menneskekollektivet》卻是二人首張以 Lost Girls 名義發表的專輯(此前有過《Feeling》EP)。Jenny Hval 的作品都很概念性、理論化,儘管 Lost Girls 也被主流傳媒歸類到實驗音樂的範疇,卻並不難入耳,甚至你可以視之為一張舞曲專輯,而且節拍、synth 音效與結他音色有種精緻質感,嘗試在即興演奏之中建立結構。而這些聲音包裹著的則是 Jenny Hval 的唸白或歌唱,帶點戲劇性,情感濃郁,有時則像隨心所欲,節奏讓她聯想到甚麼就說甚麼。

點題作〈Menneskekollektivet〉(英文翻譯過來是 Human Collective)就像一部科幻電影的開場,帶聽眾回到盤古初開、世間萬物尚未誕生的時代,叩問「我」、「聲音」與那些 invisible bodies 的關係。這大概也是疫情帶來的胡思亂想,〈Carried by Invisible Bodies〉把 invisible bodies 轉移到病毒傳播的描繪上,鉅細無遺,誰都能獲得共鳴。專輯隨後漸漸由虛轉實,講愛,再談甚麼是真實,然後你慢慢對整個創作有了完整的畫面,碎片化的聲音漸漸堆疊得充滿層次;在 15 分半鐘的〈Love, Lovers〉過後,開首的謎團似乎得到了解答:「我」作為 creator,透過「聲音」,讓那些「invisible bodies」形象化,化為真實。

Andy Stott《Never the Right Time》

Andy Stott 這張新專輯大概會換來兩種意見,有的會認為新意不大,甚至會嫌「流行」了一點,但有的也可能因此覺得特別悅耳。事實上,新專輯又說不上是很重複過去的作風,譬如其合作已久的前鋼琴老師 Alison Skidmore 獻聲的幾首作品,都沒那麼拼貼味濃,更像「歌曲」;與此同時,那些 House / Techno 節拍主導的作品又有更為「重型」的傾向,當然都是小改款,但聽起來也不會有翻炒自己的嫌疑。

甚至因為這些取向,會吸引到對某些類型風格有偏好的樂迷也說不定,像那些飄渺又唯美的女聲,你會以為自己在聽 4AD(80 年代時期)的專輯,開場〈Away Not Gone〉的結他聲亦帶點低調與夢幻,亦可以說是同一血統。尾幾首曲目的 80 年代電子音色,甚有《極速罪駕》(Drive)配樂的味道,也有股懾人的魔力。從創新的角度看《Never the Right Time》難贏喝采聲,但如果風格正中口味,相信仍會令你愛不釋手。

緊貼最新音樂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Overflow 音樂滿瀉」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