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當然絕大部分樂迷都知道 The Velvet Underground 這個名字,但在上個世紀 60 年代,這支紐約樂隊卻說不上受歡迎,推出首張專輯時甚至不算叫好,樂迷、樂評都反應兩極。 然而後來有一個說法是,當時聽過且喜愛 The Velvet Underground 的人,後來都組了樂隊。沒有 The Velvet Underground,可能沒有 60 年代尾往後的各種搖滾音樂流派也說不定。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The Velvet Underground》:重構紐約六十年代前衛藝術圈氛圍

《The Velvet Underground》:重構紐約六十年代前衛藝術圈氛圍

如今當然絕大部分樂迷都知道 The Velvet Underground 這個名字,但在上個世紀 60 年代,這支紐約樂隊卻說不上受歡迎,推出首張專輯時甚至不算叫好,樂迷、樂評都反應兩極。

然而後來有一個說法是,當時聽過且喜愛 The Velvet Underground 的人,後來都組了樂隊。沒有 The Velvet Underground,可能沒有 60 年代尾往後的各種搖滾音樂流派也說不定。

如今當然絕大部分樂迷都知道 The Velvet Underground 這個名字,但在上個世紀 60 年代,這支紐約樂隊卻說不上受歡迎,推出首張專輯時甚至不算叫好,樂迷、樂評都反應兩極。
然而後來有一個說法是,當時聽過且喜愛 The Velvet Underground 的人,後來都組了樂隊。沒有 The Velvet Underground,可能沒有 60 年代尾往後的各種搖滾音樂流派也說不定。

The Velvet Underground 值得有一部紀錄片去記錄,交由 Todd Haynes 執導,更稱得上是信心保證。他過往就拍過不少音樂相關的作品,早期有關於 Karen Carpenter 的短片《巨星:嘉倫卡本達故事》(Superstar: The Karen Carpenter Story),其後又拍了關於 Glam Rock 的《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較近期的則可數到拍攝 Bob Dylan 不同面相的《七人一個卜戴倫》(I’m Not There),毫無疑問是(六七十年代的)資深樂迷了。

《The Velvet Underground》則是 Todd Haynes 首度拍攝音樂紀錄片。他說不想只告訴大家這支樂隊有多偉大;於是,儘管構成這部紀錄片的不外乎歷史圖片、演出片段、人物訪談,他卻以較為不一樣的手法——向著名藝術家 Andy Warhol《Chelsea Girls》致敬的 split screen,去表達樂隊的精神內核,多於說「故事」。

Andy Warhol 是 The Velvet Underground 的經理人,說 The Velvet Underground 的故事,你不能不提起他。樂隊首張專輯《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的香蕉封面,就是他非常標誌性的作品。

把這部紀錄片看待成是關於 60 年代紐約前衛藝術圈的作品,某程度上更為恰當,The Velvet Underground 就代表了當中音樂的部分。那些 split screens 裡頭,有前衛的錄像片段、紐約街頭的畫面,配以人物訪談,營造出一種如詩一般的朦朧氛圍。Todd Haynes 說,他只會找與當時事件相關、真正跟樂隊接觸過的人來訪問,當然包括仍健在的成員 John Cale 和 Maureen Tucker,甚至有 La Monte Young 等,而已逝的則以聲音訪談檔案補上,拼貼出來的效果有如把觀眾帶回那些時空一樣。

演出片段反而不多,一方面那個年代留下的錄像有限,即使找到,聲音效果也非常欠佳。Todd Haynes 選擇把手頭上有的照片、音樂(樂隊幾張專輯的歌曲選段)放在一起代替,幾乎直到紀錄片的最後一刻,我們才看到樂隊的電視台演出,一下子我們就像跳出了六十年代的時空,以旁觀者的角度看樂隊接近終結的階段(雖然後來有短暫重組),感覺反而更加震撼。

如今當然絕大部分樂迷都知道 The Velvet Underground 這個名字,但在上個世紀 60 年代,這支紐約樂隊卻說不上受歡迎,推出首張專輯時甚至不算叫好,樂迷、樂評都反應兩極。
然而後來有一個說法是,當時聽過且喜愛 The Velvet Underground 的人,後來都組了樂隊。沒有 The Velvet Underground,可能沒有 60 年代尾往後的各種搖滾音樂流派也說不定。

緊貼最新音樂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Overflow 音樂滿瀉」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