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 碟」大行其道,當中又以翻唱專輯為主流,大家都好想分呢塊餅。新一位輪到彭家麗,而她也示範了甚麼叫做「走火入魔」,或者專輯的用意真的是「Recall」,而不是聆聽當下的那些翻唱歌吧?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樂評】彭家麗《Recall》:不用力更吃力

【樂評】彭家麗《Recall》:不用力更吃力

「Hi-Fi 碟」大行其道,當中又以翻唱專輯為主流,大家都好想分呢塊餅。新一位輪到彭家麗,而她也示範了甚麼叫做「走火入魔」,或者專輯的用意真的是「Recall」,而不是聆聽當下的那些翻唱歌吧?

過去幾年,究竟有幾多歌手以「Hi-Fi」碟之名,推出翻唱專輯呢?實在數之不盡。當中以資深歌手佔大多數,更不乏久休復出的;翻唱,變成了一個讓自己再現江湖的途徑。因為大家都說,新一輩都不能唱了,作為前輩當然要示範一下何為「唱功」。

然而翻唱不是一個歌唱技巧的較量,它本來可以有很多不同層面的意義,譬如為一首舊作,無論傳唱經典抑或滄海遺珠,重新注入生氣,如果能夠同時發揮個人風格,當然更好。關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和王菲的《菲靡靡之音》,都是華語唱片中的代表作。

可是到「Hi-Fi 碟」當道,翻唱專輯跌入了一個固定的模式,編曲要簡單,配器要突出,唱腔最好輕柔、不花巧,令到這類專輯都變得一式一樣。當然也不是沒有例外,盧冠廷和陳慧嫻的某些翻唱歌曲,就注入了不少新意,算是革新了「Hi-Fi 歌」的面貌(但何謂「Hi-Fi」歌呢?這又是另一個大題目,這裡先不深入剖析)。

不過,當「Hi-Fi 碟」成為唱片公司眼中的搖錢樹,他們都盡可能 play safe,先做「典型」的模樣,要是真的賣得火熱,才再作打算不遲。彭家麗的《Recall》算是這樣的作品。

彭家麗兩年前久休復出,推出新曲加精選專輯《It’s All About Angela Pang》,就想瞄向發燒市場。不過當中有翻唱歌之餘,也有全新歌曲,而且尚算不落俗套,成功讓人再次記起她的名字。相隔兩年,《Recall》全面走翻唱路線,還找來在發燒市場甚吃香的夏韶聲擔任監製,套用他響負盛名的《諳》系列的製作方式,希望能殺出一條血路。結果呢?絕對驚人,驚嚇的驚。

彭家麗試圖一改她過去的唱腔,勇氣實在可嘉,從平穩、紮實,改為不太用力,盡量輕輕地唱,而且每一首歌都是沿用這個方法。無奈「新嘗試」實在不易掌握,尤其是「氣聲」對呼吸方法的掌握相當講究,要是遇上較為高音的地方,更要高技巧配合。只是聽〈堆積情感〉、〈你是我的男人〉便發現她演繹得甚為吃力,好像總是「唔夠氣」,有時更接近走音邊緣,唱得辛苦之餘,聽也不好受。

激情有時是俗氣,但輕輕力也不一定討好,這個平衡不易拿捏。想起了陳慧嫻多年前的專輯《情意結》,個人認為是唱腔改變的成功例子,可惜這張音樂也同樣優秀的專輯卻賣得不好。

《Recall》在音樂上同樣走「平淡」路線,弔詭是又會特意加入二胡豐富效果,意圖將歌曲推向高潮,像〈餘情未了〉便是其中的例子。只是彭家麗的唱腔卻沒有同時配合,仍是那麼輕,這個反差實在奇怪。又其實,其他作品是不是也該這樣編、這樣唱?怎麼總以人大了、成熟了,作為平淡(卻其實是乏味)的理由?

《Recall》超過一半是 90 年代初的歌曲,算是較「年青」的翻唱碟,在市場上相對少見,如果不理發燒市場認認真真搞好音樂,並設計好不同的演繹方法配合,或會殺出一條血路也不定。現在只讓人覺得走火入魔,相比之下,林憶蓮的《陪著我走》真是極品,編曲、演奏和歌唱技巧都贏九條街,在「Hi-Fi 碟」氾濫的年代,更想不到買《Recall》的理由。不過,專輯是點題的,令人想起那些原裝歌曲,確是多麼精彩。

緊貼最新資訊,請讚好 SPILL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