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行業如何克服過渡
你有想念戲院的大銀幕嗎?換個說法,你又會否因為不能進戲院而不看電影?行文前不久,收到香港華納電影將要結束解散的消息。疫情令戲院長期關門,票房失收影響收入不難理解。AMC 全球經營約 1,000 家戲院,受疫情影響收入銳減,更說快要用光現金儲備,需要融資續命。既然戲院不能開放,電影商轉換模式效法 Netflix 串流平台,也許是續命之法。華納早前宣佈 2021 年所有新片都會同步放上自家串流頻道 HBO Max 上播放,即是戲院、發行商昔日幫助幾多都好,今日還是留個近身錢保命緊要。
導演 Christopher Nolan 高調開腔抨擊,《神奇女俠》導演 Patty Jenkins 亦曾表示如將來《神奇女俠》不能在大銀幕上映會拒絕開拍《神奇女俠 3》。真的是疫情影響嗎?但我們究竟華納環球的財政有多差,才叫華納急得要即時將上畫電影過渡到串流平台上?又或者是看著 Netflix 可以在「疫市」中加價才有此想法。筆者覺得華納嘗試轉換跑道的想法其實沒錯,甚至早在預期之內,只是早前沒有好好介紹 HBO Max,今年才想急急轉 mode 自肥,可說是禍福難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