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耳機心癢癢想升級,除了換線之外,最簡單直接一定換 source,亦即是入手 DAP。玩音響、玩耳機,甚至 DAP 從來也是豐儉由人,市場上也不乏入門、中階之選,不妨趁機提升一下自己的聽感享受。今次推介都是熱門的 DAP,會為大家逐一介紹之餘,亦會分享一下試玩心得和點評,希望能令你揀到心水的抵玩機。
玩耳機心癢癢想升級,除了換線之外,最簡單直接一定換 source,亦即是入手 DAP。玩音響、玩耳機,甚至 DAP 從來也是豐儉由人,市場上也不乏入門、中階之選,不妨趁機提升一下自己的聽感享受。今次推介都是熱門的 DAP,會為大家逐一介紹之餘,亦會分享一下試玩心得和點評,希望能令你揀到心水的抵玩機。
選購注意的地方
有否配置平衡插口?玩得 DAP,相信都是對音質有要求的。首先留意 DAP 有無平衡輸出插口,好處是能夠獨立處理左右聲道,可降低由電流影響的雜訊,令音樂更加動聽。而 2.5mm 或 4.4mm 平衡插口的輸出功率通常都比 3.5mm 高出不少,令耳機更容易推動,聲音聽起來更清晰通透。 支援串流音樂服務?除了留意內置儲存容量,和 microSD 卡槽的擴充之外,現時不少 DAP 都具備 Wi-Fi 無線網絡功能,不妨留意 DAP 有否支援串流音樂服務,有的更具備實用的離線下載功能。每個音樂平台都有數以百萬計的歌曲,部分平台如 TIDAL、MOOV 及 JOOX 更將部分歌曲提升至 Hi-Fi 無損音質。 與耳機是否「夾聲」?便攜性其實都算是重要一環,雖然在尺寸厚度上的接受程度,可說是因人而異,但筆者認為既然說是便攜,最基本是放得入褲袋內。還有 UI 操作介面,若然設計得不好,會直接影響用家的印象和操控靈活性。最後要注意的地方是,每一部 DAP 都有自己的聲底,而耳機亦有本身的聲底,所以「夾聲」也很重要,這算是主觀感覺,最好自己帶常用的耳機去店舖試聽過才定斷。當然部分人認為 DAP 內置的 EQ 可以改變聲音,但筆者就不太建議,EQ 只是調味,不能改變本質,若 EQ 設計不好的話,會帶來失真問題對音質有負面影響。最實際都是選 DAP 時已決定自己的聲音取向,要暖就選暖的,反之亦然。俗語有云:「耳朵收貨」。 |
![]() |
FiiO M9無線功能豐富全面早前的 M7 獲得不少正面評價,FiiO 就決定推出 M9,擁有更全面的功能之餘,亦令 M 系列的產品陣容更為齊全。M9 作為 FiiO 的中階型號,在規格上選用兩枚 AKM AK4490EN 解碼晶片,具備高信噪比和低失真的特點,並搭載了 A3P030 FPGA 晶片作時鐘處理,支援 DSD128 硬解播放。除了 3.5mm 耳機插口之外,這次 M9 加入了 2.5mm 平衡插口,還追加藍牙功能,對應 LDAC、aptX HD 高規格音訊編碼技術,連接藍牙耳機聽歌一樣有好音質。 M9 具備 Wi-Fi 無線網絡功能,在出廠時已預載 MOOV、TIDAL 等音樂服務平台,輕輕鬆鬆就可以享受到無損串流聽歌。此機亦可作為 USB DAC 使用,最近韌體更新還增加 AirPlay 功能,可串流播放 iPhone、iPad 或 Mac 的音樂檔案。在外形設計上,M9 機身選用鋁合金製造,搭配強化玻璃面板,握持舒服,有質感又輕身。開關鍵、音量控制滑輪、音樂播放鍵均設置在機身左側,操作起來很就手。在聲音方面,三頻均衡略帶點暖調,人聲靠前清晰,而低頻量感適中,雖則反應未算十分快,但聽鼓聲也有不錯的回彈力,整體分析力不俗,從弱漸漸到強的鼓聲都可聽得到。 |
Specifications
M9
顏色:黑、銀
操作系統:深度訂製系統
處理器:Exynos 7270 14nm
解碼晶片:AKM AK4490EN ×2
屏幕:3.2 吋觸控式 IPS 屏幕(800 × 480)
內置儲存容量:2GB
擴充介面:microSD,最高支援 2TB
無線網絡:Wi-Fi 2.4GHz、藍牙 4.2(LDAC、aptX HD、aptX、HWA、SBC)、DLNA
支援音樂格式:DSD、FLAC、WAV、AIFF、ALAC、APE、WMA、MP3、AAC、OGG
最高取樣率:32bit/192kHz PCM、DSD128
輸出插口:2.5mm 平衡、3.5mm 非平衡
輸出功率:195mW + 195mW@32Ω(平衡)、170mW+ 170mW@32Ω(非平衡)
連續播放時間:約 9 小時(平衡)、約 10 小時(非平衡)
體積:106 × 60 × 13.3mm
重量:約 133g
售價:$2,288
查詢:Carve Link(6301 8928)
![]() |
Pioneer XDP-02U支援 MQA 無損串流播放很多人都鍾意選擇細小 DAP,Pioneer 就特別針對這個市場推出了 XDP-02U,外形細小之餘,無論男生或女生握在手中都覺輕巧,方便隨身攜帶,而且提供多色選擇,分別有啞光白、珍珠粉紅及海軍藍三色。XDP-02U 的機身設計很流線、圓滑,握感良好,細到可以放入衫袋。雖然屏幕只有 2.4 吋,但觸控反應理想,配合實體操控鍵,日常使用易於單手操作。 雖然是入門作,但用料絕不馬虎,規格拍得住同門中高階機款,配備了雙 ESS SABRE ES9018C2M 解碼晶片及雙 SABRE 9601K 耳擴晶片,對應最高 32bit/192kHz WAV、FLAC 及 ALAC 等格式,以及支援 5.6MHz DSD 原生解碼。機頂設有 3.5mm 非平衡和 2.5mm 平衡輸出插口,分別提供 75mW + 75mW 和 150mW + 150mW 輸出功率。不得不提的是,XDP-02U 同樣繼承了雙時鐘系統,以往播放 16bit/44.1kHz 格式檔案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成 48kHz 或倍數 PCM 輸出;但雙時鐘系統可以獨立處理 44.1kHz 和 48kHz 倍數的訊號,能抑制時基誤差對聲音的影響,確保訊號更精準。此外,XDP-02U 可以支援 2.4GHz/5GHz Wi-Fi 無線網絡,系統預載了 TuneIn、Deezer 及 TIDAL 音樂平台,當中 TIDAL 更能對應 MQA 無損串流播放。用家亦可利用 XDP-02U 連接 Pioneer 兩聲道產品如 N-70AE、NC-50DAB 等,串流播放 MQA 及 TIDAL Masters 音樂檔案。 我們特意在 TIDAL 播放 MQA 檔案進行測試,低頻量感結實有力、很實在,而人聲較為埋身、清晰亮麗。整體分析力也不錯,弦樂有強烈起伏感,樂器線條與定位都清晰可見,雖然音場不算深,但夠埋身顯得包圍感更強。XDP-02U 絕對是入門上車首選之一。 |
Specifications
XDP-02U
顏色:啞光白、珍珠粉紅、海軍藍
操作系統:自訂系統
解碼晶片:ESS SABRE ES9018C2M ×2
屏幕:2.4 吋觸控式屏幕(320 × 240)
內置儲存容量:16GB
擴充介面:microSD ×2,每張最高支援 400GB
無線網絡:Wi-Fi 2.4GHz/5GHz、藍牙(aptX HD、aptX、SBC、AAC)
支援音樂格式:DSD、DSF、DSD-IFF、FLAC、ALAC、WAV、AIFF、MP3、AAC、MQA
最高取樣率:32bit/192kHz PCM、DSD128
輸出插口:2.5mm 平衡、3.5mm 非平衡
輸出功率:150mW + 150mW@32Ω(平衡)、75mW+ 75mW@32Ω(非平衡)
連續播放時間:15 小時(平衡播放 24bit/96kHz FLAC 計算)
體積:98.2 × 64.5 × 16mm
重量:125g
售價:$2,480
查詢:POMA(2429 8148)
![]() |
iBasso DX120國磚入門代表作國內品牌 iBasso 專注音訊領域已有 13 個年頭,以往的旗艦 DAP 都有不錯的口碑,最近推出一部入門代表作 DX120,品牌定位為入門旗艦,即是入門級最勁的一部,雖然價錢上是該品牌的入門級,但是用料和聲音上卻有旗艦級的感覺,性價比甚至貼近或超越其他品牌的中高階機款。 iBasso 的開發團隊花了 3 年時間去研發 DX120 出來,外形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有別於傳統的 DAP 造型,DX120 採用了超跑般的流線型設計,令人眼前一亮;加上機側的斜面設計,拎上手起到防滑作用。DX120 走的骰小巧路線,搭載 3.2 吋觸控式 IPS 屏幕,機側設有一排操控鍵,有利於單手輕鬆操作。此機用上新一代 Mango OS 純音系統,是基於 Linux 開發的,實際操作起來,比起行 Android 的 DX150 和 DX200 更為順暢,值得一讚! 在規格方面,選用了較成熟的 AK4495 解碼晶片,以往多用於旗艦 DAP 身上,再配合 iBasso 開發的電路設計,讓總諧波失真的數據達至 -111dB 的水平,超出 AKM 原廠公佈的 -105dB,有效改善背景雜訊的程度,聽起來感覺更乾淨。還備有 TCXO 有源溫補晶振 + 鎖相環技術,超低相位雜訊,使時鐘錯誤低於 1ppm,讓聲音失真更低,能夠還原自然真實的聲音。經過一輪試聽比較後,DX120 的聲音取向屬耐聽易入耳,聲音聽起來偏厚、圓潤一點,三頻算是均衡,低頻量感適中,人聲亦不會太突出。唯一不足是高頻的延伸性不夠,愈高頻泛音愈少,但重點是這個價錢真的是超值。 |
Specifications
DX120
顏色:幻影藍、閃亮棕
操作系統:Mango OS 純音系統
解碼晶片:AKM AK4495
屏幕:3.2 吋觸控式 IPS 屏幕(800 × 480)
擴充介面:microSD ×2,每張最高支援 2TB
支援音樂格式:DSD、FLAC、WAV、AIFF、ALAC、APE、WMA、MP3、AAC、OGG
最高取樣率:32bit/384kHz PCM、DSD128
輸出插口:2.5mm 平衡、3.5mm 非平衡 ×3
輸出功率:2.4Vrms(平衡)、1.2Vrms(非平衡)
連續播放時間:約 16 小時
體積:113 × 63 × 15mm
重量:165g
售價:$2,488
查詢:Carve Link(6301 8928)
![]() |
Onkyo PD-S10降低門檻走親民Onkyo PD-S10 繼承了 DP-X1、DP-X1A 靚聲的血統,機身設計輕巧細小,絕對方便攜帶和單手操控。定價上可算是較為親民,比起自家其他機款是最平的一款。在功能方面沒有因為「細機」而作出妥協,同樣是全平衡線路架構、支援 32bit/192kHz Hi-Res 升頻,甚至可以連接同廠的 R-N855、TX-8270 等兩聲道擴音機,串流播放 MQA 及 TIDAL Masters 音樂檔案。此機搭載了雙 ESS SABRE ES9018C2M 解碼晶片及雙 SABRE 9601K 耳擴晶片,當使用「Hi-Bit 32」模式時,會將 16bit 或 24bit 訊源擴展至 32bit;而壓縮音檔例如 MP3,則可升頻為 88.2kHz、96kHz、176.4kHz 或 192kHz,帶來更高質素的播放效果。 PD-S10 內置了 16GB 容量,配備兩組擴充卡槽,支援最大 400GB 的 microSD 卡。此機同樣備有 2.4GHz/5GHz Wi-Fi 無線網絡,系統預載了 TuneIn、Deezer 及 TIDAL 音樂平台,亦可對應 MQA 無損串流播放。在設定方面,提供 3 級增益、3 組數碼濾波器,以及備有 10 段 EQ 音效選擇,用家可以因應口味調節聲音中細微差別。 相信心水清的讀者,不難發現 Onkyo PD-S10 與 Pioneer XDP-02U 是兄弟作,無論體積大小、硬件規格及功能設定也是相差無幾,但是,調聲方面就有點分別,PD-S10 的低頻量感仍然充裕,但在 A/B 比較之下,隱約覺得較 XDP-02U 有所收歛,換來清爽的音色風格,線條聽起來更柔順細緻。 |
Specifications
PD-S10
操作系統:自訂系統
解碼晶片:ESS SABRE ES9018C2M ×2
屏幕:2.4 吋觸控式屏幕(320 × 240)
內置儲存容量:16GB
擴充介面:microSD ×2,每張最高支援 400GB
無線網絡:Wi-Fi 2.4GHz/5GHz、藍牙(aptX HD、aptX、SBC、AAC)
支援音樂格式:DSD、DSF、DSD-IFF、FLAC、ALAC、WAV、AIFF、MP3、AAC、MQA
最高取樣率:32bit/192kHz PCM、DSD128
輸出插口:2.5mm 平衡、3.5mm 非平衡
輸出功率:150mW + 150mW@32Ω(平衡)、75mW+ 75mW@32Ω(非平衡)
連續播放時間:15 小時(平衡播放 24bit/96kHz FLAC 計算)
體積:63 × 94 × 15mm
重量:135g
售價:$3,499
查詢:POMA(2429 8148)
![]() |
HiBy R6 Pro加入 4.4mm 平衡輸出眾所周知 HiBy(海貝音樂)以開發及出售軟件而聞名,近期涉足 DAP 市場,繼 R6 和 R3 取得不錯成績之後,再推出一部較高檔的型號,名為 R6 Pro,顧名思義就是 R6 的升級版。不僅加入 4.4mm 平衡輸出插口,而規格亦有大幅提升及採用了 Android 8.1 操作系統。 從外觀來看,R6 Pro 與 R6 不鏽鋼版的分別不大,將本來的 2.5mm 平衡換成 NDICS 的 Pentaconn 4.4mm 平衡輸出插口,並改用了 SSM6322 運放來做 LPF 低通濾波輸出,能夠大大降低輸出阻抗和提升輸出功率,令平衡輸出可高達 750mW + 750mW@32Ω 的水平。除了加入 4.4 平衡插口之外,在硬件規格上亦作出全面升級,兩枚 ESS ES9028Q2M 解碼晶片的電壓輸出改為電流輸出模式,有效加強抗干擾能力,並用上 4 顆 MUSES8920 Op-Amp(I/V)與高精度低相噪雙晶振,提供更清晰準確的聲音。而電容部分,改用上低 ESR 的 Panasonic 電容和 ELAN 專業音訊電解電容來保持電源穩定輸出能力。 跟 R6 一樣在 Android 系統內搭配自家研發的 DTA(Direct Transport Audio)技術,能夠繞過 SRC(Sample Rate Converter)直出音樂,聲音達至真正的無損輸出。R6 Pro 同樣設有 2.4GHz/5GHz 雙頻 Wi-Fi 網絡功能,可以自行裝上不同的 Apps,如 MOOV、TIDAL、JOOX 等串流音樂服務,亦可藉由 DTA 無損輸出。筆者以 TIDAL 的 Hi-Fi 歌曲試聽,與 R6 原版作比較,聲音明顯有大幅提升,變得渾厚有力,聲音飽滿,低頻量感多和規模感更大,加上背景更加寧靜,橫向音場感亦更寬闊。整體來說,聲音有更好的控制力,細節多、密度高,R6 Pro 絕對是平玩 4.4mm 平衡的不錯選擇。 |
Specifications
R6 Pro
操作系統:Android 8.1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425 SoC
解碼晶片:ESS SABRE ES9028Q2M ×2
屏幕:4.2 吋觸控式 IPS TFT 屏幕(1,280 × 768)
內置儲存容量:32GB
擴充介面:microSD,支援 512GB 或以上
無線網絡:Wi-Fi 5GHz/2.4GHz、藍牙 4.2(aptX HD、aptX、LDAC、HWA)、DLNA
支援音樂格式:DSD、DST、DXD、FLAC、WAV、AIFF、APE、WMA、MP3、AAC、Opus、Ogg Vorbis
最高取樣率:32bit/384kHz PCM、DSD256
輸出插口:4.4mm 平衡、3.5mm 非平衡
輸出功率:750mW + 750mW@32Ω(平衡)、245mW+ 245mW@32Ω(非平衡)
體積:120 × 67 × 15.7mm
重量:約 285g
售價:待定(預計 $5,000 以下)
查詢:Thinking Group(2955 1000)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MeWe 專頁、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