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讀樂評、音樂人專訪,可能也會看過「文化九公」這位作者/記者的名字,除了寫文章,他還當過音樂會統籌、曾在唱片公司工作,今年還推出了第一本著作《道成搖滾》,是少數談搖滾樂與神學的華文著作。身份已很多了,近日他再踏足多一個領域——音樂創作,化身成 King Zausage,發表首張 EP《3 Steps to Cyber Heaven》,以電子音樂反思信仰。很古怪吧?我們找他來談談創作背後的源起與經過。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專訪】King Zausage:創作於我是一場靈性修行

【專訪】King Zausage:創作於我是一場靈性修行

大家平時讀樂評、音樂人專訪,可能也會看過「文化九公」這位作者/記者的名字,除了寫文章,他還當過音樂會統籌、曾在唱片公司工作,今年還推出了第一本著作《道成搖滾》,是少數談搖滾樂與神學的華文著作。身份已很多了,近日他再踏足多一個領域——音樂創作,化身成 King Zausage,發表首張 EP《3 Steps to Cyber Heaven》,以電子音樂反思信仰。很古怪吧?我們找他來談談創作背後的源起與經過。

 

 

⬤   小武         ⬤   King Zausage

小武:為甚麼取名為「King Zausage」?

King Zausage:❝ 其實和我的音樂完全沒有關係,只是想切合「人物性格」,就像「文化九公」這個筆名:一個有文化的「狗公」。最初是想以聖經人物來命名,譬如 King David、King Solomon 之類,有次跟一位當記者的朋友聊起改藝名,那時候提到「廚師腸」停產,他就想起曾到過一個演出活動,女 DJ 的身材很驕人,有名新入行的男記者想在 DJ 盤下方「低炒」拍攝她,怎料這名 DJ 也真的相當大膽,以她的胸部壓向男記者的頭部,男記者尷尬得不敢動彈,周圍的記者則大笑,還說如果自己是香腸遇上這個情況也不錯啊!於是我便拿了這個「幻想」來作為「藝名」,只是一個玩笑而已。

 
 

你是甚麼時候開始創作音樂的?

❝ 自己本身有彈開結他,喜歡玩木結他 fingering,在教會也曾夾 band,都是玩一些「反教會」的音樂,甚至拿過獎。但夾 band 也是夾人,夾不來便選擇自己寫歌,也是這一兩年的事。沒有在唱片公司工作後,便半認真半消閒性質,簡單上了一些音樂課程,學習如何運用電腦軟件創作,而且訪問、評論寫多了,也想實踐一下創作,漸漸便認真製作了一些音樂。❞



你的首張 EP《3 Steps to Cyber Heaven》只有 3 首樂曲,有想過以更長的篇幅去表達當中的想法嗎?

❝ 當然有,本來有 4 首歌,但最後一首只寫了一半,怎麼想也寫不完,但想到也不能無了期的寫,便迫自己有一個 deadline,最後便決定先推出 3 首歌,都有關信仰的陰暗面,比較 abstract,未必很易入口,但 so far 坊間的反應都是 positive 的。❞



有沒有甚麼音樂人、專輯影響你這次的創作?你平時聽甚麼類型的音樂?

❝ 和很多人一樣,我最初聽很多 Pop music,但後來覺得不是很合自己口味,便開始找更多不同類型的音樂聽。我最初喜歡 Post Rock、冰島音樂,譬如 Sigur Rós,也喜歡 toe、Mouse on the Keys 這類較技術型、花巧的日本樂隊,後來漸漸喜歡一些 minimal 的電音,尤其 Christian Löffler,他是一名德國 producer,沒有學過音樂,但也會自己創作。還有 Kiasmos、Max Cooper、Alex Somers 等,都很影響我的創作,都是一些旋律、編曲簡單卻很好聽的音樂,我很想模仿但模仿不來,況且我會喜歡加入一些 noise 的元素,像這張 EP 也有很多古靈精怪的 sound,我嘗試把它整合成一些我認為是音樂的音樂。❞



你會怎樣形容這張 EP 的音樂類型?又,這算不算是一張「福音專輯」?即使這顯然是另類的。

❝ 每次朋友問到我也不懂得回答,因為它不是 House、Techno,也不是 Club,它應該算是 electronica,但這樣說是否準確我也不肯定,因為正如剛才所說,它有很多 noise 的元素在內,所以大家覺得是甚麼就是甚麼吧!

至於這算不算是福音專輯,應該不算吧,或者形容為「信仰反思」更為恰當。福音專輯的定義很廣泛,大家可能會先想到黑人的 Gospel music,或白人的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很多純粹是傳教,「耶穌」要唱一千次那種。但我的音樂沒有歌詞、流行性又不高,應該不能達到傳教的目的吧。所以我會說是「信仰反思」,譬如〈Divine Temptation〉有關神性的誘惑,就是講基督受到三種試探,我們常常說試探、temptation 是不好的,會令你離開上帝,但其實這能讓人重新思考上帝,明白人不能主宰所有事情。



3 首樂曲的主題都和一般「宗教題材」的作品不太一樣,傾向暗黑,甚至帶批判性(如〈Darken Hallelujah〉),你認為一般有宗教信仰的人會不會難以接受?又會否因此讓訊息難以傳達開去?

❝ 絕對不易接受,因為它不能用來傳教,也無法在教會唱出來,只是個人信仰、修行方面的反思。但我也無意討好他們,我是很自由地創作,就像文藝復興時期,音樂人可以脫離教會自行創作一樣。

至於你問這樣會否使訊息難以傳達開去,我認為音樂本來就是抽象的,如果想很具體的表達,寫文章、寫歌詞肯定是更好的,但我相信有些感覺是歌詞傳達不到,只有透過音樂才能抒發出來。❞



這種較為暗黑且佈滿 distorted 節拍的風格,會不會也有受到香港近日的社會氛圍影響?

❝ 肯定是有的。譬如 album art,我特意找人幫忙設計,當中有一些很香港的 symbol 在內。我覺得整個香港很「黑色」,所有人都彷彿有點自欺欺人,明明很想不勞而獲,但又要買「贖罪券」,其實他們都不敢承認自己的軟弱,不敢多踏出一步,暗黑的節拍也可以說是對應這一點。❞

 

大家平時讀樂評、音樂人專訪,可能也會看過「文化九公」這位作者/記者的名字,除了寫文章,他還當過音樂會統籌、曾在唱片公司工作,今年還推出了第一本著作《道成搖滾》,是少數談搖滾樂與神學的華文著作。身份已很多了,近日他再踏足多一個領域——音樂創作,化身成 King Zausage,發表首張 EP《3 Steps to Cyber Heaven》,以電子音樂反思信仰。很古怪吧?我們找他來談談創作背後的源起與經過。
 

你怎樣看現時香港的基督教音樂?

❝ 我覺得是「無得救」,因為無論那是甚麼形式、風格,都好像要教會「審批」般,如果教會用不著這些音樂,就不會被歸類為基督教音樂。我也不知道可以怎樣作出改變,唯有相信自己吧。外國所謂 Christian music 有很多不同的風格,Reggae、Hip Hop,甚至我製作這張 EP 時,最初以為很「獨特」,google 一搜才發現外國有 CEDM(Christian EDM)這類音樂,只能說世界真的很大。既然現時網上有那麼多免費工具,自己創作也是好事,不必被教會的框架框著。❞



有沒有一些也值得向普羅大眾推薦?

❝ 香港沒有甚麼好推薦,外國較多,譬如 Mumford & Sons,雖然他們稱自己不是基督教樂隊,但其實他們的作品有很多基督教的反省在內,譬如〈The Cave〉就叫大家面對這個世界,不要只活在自己的 comfort zone;〈Blind Leading the Blind〉即盲眼的人帶著盲眼的人,估計靈感也是來自聖經,意思是你自己也是盲的,就不要帶盲人走一條死路,請張開眼睛,先做好自己,才去帶領大眾。他們的歌有很多很 Christian 的 message 在內,但他們不是很典型的 Christian band。❞



你對這張 EP 有甚麼期望?譬如希望大家抱怎樣的心態去欣賞?

❝ 其實這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創作,如果為了別人去創作,就不能忠於自己了,反正我也不是靠音樂來搵食,要搵食寫一些 electropop 會更易入屋吧。做這些音樂對我來說是一場靈性的修行,有沒有人喜歡就隨緣吧,我明白單單聆聽可能不易理解,或者日後有機會做現場演出時,配合一些 visual 效果會更能理解作品的意思吧。❞



你也有寫作,今年中甚至發表了《道成搖滾》一書,對你的音樂創作有沒有甚麼幫助?

❝ 其實以上所答的,都是《道成搖滾》上半部提到的哲理和想法,因為我是一邊寫書,一邊寫歌,寫作的過程也幫助我理解音樂。我也很高興《道成搖滾》這本書的回響很不錯,而且 connect 了很多人,也因此令我的創作更「黑暗」;有些事我們此刻解決不來,我們就只能與黑暗共存,甚至擁抱它,到有解決方法才 step forward,這也是為甚麼 EP 喚作《3 Steps to Cyber Heaven》,我們活在一個大家都不敢面對自己真我的城市,那麼,我們該怎樣與城市的幽黯空間、氣氛共存亡呢?這大概就是我創作的出發點吧,只是當中加入了一些經文與神學的想法罷了。❞

 

《3 Steps to Cyber Heaven》EP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