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超低音(Subwoofer)的基本設計與設定,相信大家對超低音有基本的認識,文章貼上 Facebook 後,收到一位網友回應,指出:「用 passive radiator 設計的音箱的 transient response 是不可能與密閉箱相若的,最多做到與 bass reflex 設計相若。但 passive radiator 的好處是在同樣箱體體積下對比 bass reflex 低頻下潛可以做得更低,高音壓下沒有喘流聲。」感謝這位網友提點及補充,如上篇有誤導大家,謹此致歉。今次講超低音的「自動設定」,是個人的純經驗分享,部分資料可在文章下方的連結找到。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超低音擺位與自動設定

家居影音

家居影音

超低音擺位與自動設定

超低音擺位與自動設定

上回提到超低音(Subwoofer)的基本設計與設定,相信大家對超低音有基本的認識,文章貼上 Facebook 後,收到一位網友回應,指出:「用 passive radiator 設計的音箱的 transient response 是不可能與密閉箱相若的,最多做到與 bass reflex 設計相若。但 passive radiator 的好處是在同樣箱體體積下對比 bass reflex 低頻下潛可以做得更低,高音壓下沒有喘流聲。」感謝這位網友提點及補充,如上篇有誤導大家,謹此致歉。今次講超低音的「自動設定」,是個人的純經驗分享,部分資料可在文章下方的連結找到。

超低音應否貼牆放?

超低音擺位相信是絕大部分人所面對的問題,超低音最理想的擺放位置是牆角,低音單元面向聆聽位置,超低音與牆身之間預留 3 至 5 吋空間,很多人因為空間限制,將超低音放到幾乎貼近牆的位置,這擺位會影響 AV 擴音機在自動聲音調校時量度距離的準確度,如超低音放得太貼牆,自動設定的接收咪會將牆身震動誤認為超低音音源,自動調校所設定的距離可能比實際距離短,假如擺位上無法選擇,就須要在自動調校後自行調整超低音與聆聽位置的距離了。

不過以往曾經流行過將超低音貼牆放,甚至將單元方向貼牆放置,這種擺位可增加低音效果,當然,對於一般玩家來說,正常的超低音擺位,可減少自動調校出錯機會。

自動調校下的相位設定

上回講到,超低音的相位(Phase)設定與超低音的擺位有關,最簡單的設定是,超低音單元面向聆聽位置,相位應設為 0°,如單元面向電視,相位應設為 180°,但這個設定是在沒有使用 AV 擴音機的自動聲音設定才適用,如使用自動聲音調校,其實不建議超低音以一前一後擺放,最理想是兩個超低音同樣放在前方,兩個超低音與聆聽位置之間保持相同距離,但假如超低音擺位無法選擇,要一前一後擺放,在自動調校之前,兩隻超低音的相位應同時設定為 0°,自動調校完成後,再以測試聲效(Test Tone)比較一下兩隻超低音的聽感,如聽感相若就可「收貨」。

上回提到超低音(Subwoofer)的基本設計與設定,相信大家對超低音有基本的認識,文章貼上 Facebook 後,收到一位網友回應,指出:「用 passive radiator 設計的音箱的 transient response 是不可能與密閉箱相若的,最多做到與 bass reflex 設計相若。但 passive radiator 的好處是在同樣箱體體積下對比 bass reflex 低頻下潛可以做得更低,高音壓下沒有喘流聲。」感謝這位網友提點及補充,如上篇有誤導大家,謹此致歉。今次講超低音的「自動設定」,是個人的純經驗分享,部分資料可在文章下方的連結找到。
使用自動調校設定,是不建議兩個超低音分開接駁,最好用「一開二」RCA 接線,將兩個超低音連接 AV 擴音機上同一個超低音輸出。

自動調校不能準確偵測距離?

如果使用過如 Audyssey MultEQ XT 這類自動調校,大家可能會發現自動調校量度一般聲道的距離十分準確,但對於量度超低音的距離卻有明顯偏差,因為自動調校是透過由擴音機發出訊號,輸出至各聲道,再經由自動調校的收音咪接收訊號,以當中的訊號延遲(Signal Delay)去判斷喇叭與接收咪之間的距離,但超低音是經過另一組線路,將訊號再放大然後輸出至單元上,所以一般自動調校設定所偵測的超低音與聆聽位置之間距離,較真實的距離長一點,這是正常的現象,亦不需要更改調校數值。在上兩段已提出過,如果自動調校偵測超低音的距離較真實距離短,這是因為牆身或地面震動,令自動調校出現嚴重偏差。假如是超低音令地面震動,可嘗試更換超低音避震腳,較輕身的超低音可在超低音頂加上重物減低箱身震動。如果無法在擺位上作調整(例如超低音太貼牆擺放),就須自行調整超低音與聆聽之間的距離了。

上回提到超低音(Subwoofer)的基本設計與設定,相信大家對超低音有基本的認識,文章貼上 Facebook 後,收到一位網友回應,指出:「用 passive radiator 設計的音箱的 transient response 是不可能與密閉箱相若的,最多做到與 bass reflex 設計相若。但 passive radiator 的好處是在同樣箱體體積下對比 bass reflex 低頻下潛可以做得更低,高音壓下沒有喘流聲。」感謝這位網友提點及補充,如上篇有誤導大家,謹此致歉。今次講超低音的「自動設定」,是個人的純經驗分享,部分資料可在文章下方的連結找到。
SVS 推出的 Soundpath Subwoofer Isolation System ,簡單來說是為超低音加上避震腳,減低地面震動。

超低音如何「雙重調校」

不少高級的超低音都設有獨立的自動調校功能,如配合 AV 擴音機的自動調校,又如何一起使用?Audyssey 回覆用家查詢時,都是指出應使用超低音的自動調校,再使用 AV 擴音機的自動調校。因為超低音的自動調校,通常是採用 IIR(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無限脈衝響應)濾波方式,以窄幅 EQ 調節,而 Audyssey MultEQ 則是使用 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有限脈衝響應)濾波方式,同時在時域(time domain)與頻域(frequency domain)作出校正,兩者是採用不同的調校方式,兩者各有其優點。

上回提到超低音(Subwoofer)的基本設計與設定,相信大家對超低音有基本的認識,文章貼上 Facebook 後,收到一位網友回應,指出:「用 passive radiator 設計的音箱的 transient response 是不可能與密閉箱相若的,最多做到與 bass reflex 設計相若。但 passive radiator 的好處是在同樣箱體體積下對比 bass reflex 低頻下潛可以做得更低,高音壓下沒有喘流聲。」感謝這位網友提點及補充,如上篇有誤導大家,謹此致歉。今次講超低音的「自動設定」,是個人的純經驗分享,部分資料可在文章下方的連結找到。
內置自動調校的超低音,可先行調校一次,再使用 AV 擴音機的自動調校設定。

分頻點與 LFE 設定

完成 AV 擴音機的自動設定後,大家會發現不同聲道自動設定不同的分頻點(Crossover),另外還有一個叫「LPF for LFE」的設定,基本上,這組設定必須自行手動設定,因為自動調校偵測各聲道的輸出表現,喇叭啲擺位很影響測試結果,就算是同一隻喇叭,貼牆放與離牆放,所偵測的低頻表現亦有分別,如跟自動調校的設定,不同喇叭用不同分頻點,會影響聲道之間的聲音連貫性,例如子彈穿插聲定位不夠清晰,所以不同聲道的分頻點應一致設定為 80Hz、100Hz 或 120Hz,至於設定哪個分頻點,是視乎使用的喇叭類型而定,使用衛星喇叭,設定 120Hz ,一般書架喇叭,設定 100Hz,低頻表現好的喇叭,設定 80Hz。

至於「LPF for LFE」,即是 Low Pass Filter for Low Freqency Effect,是調校超低音的低通濾波頻率,設定頻率由 80Hz 至 120Hz ,這設定未必一定要跟各聲道的分頻點,因為在多聲道聲效上,超低音是一條獨立聲道,擁有獨立音效,就算主聲道設定為 80Hz ,「LPF for LFE」設定為 80Hz ,所聽到的低頻效果與 120Hz 是有分別的。大家不妨比較一下不同的 LFE 設定,比較一下哪個頻率設定的效果最適合自己使用。

上回提到超低音(Subwoofer)的基本設計與設定,相信大家對超低音有基本的認識,文章貼上 Facebook 後,收到一位網友回應,指出:「用 passive radiator 設計的音箱的 transient response 是不可能與密閉箱相若的,最多做到與 bass reflex 設計相若。但 passive radiator 的好處是在同樣箱體體積下對比 bass reflex 低頻下潛可以做得更低,高音壓下沒有喘流聲。」感謝這位網友提點及補充,如上篇有誤導大家,謹此致歉。今次講超低音的「自動設定」,是個人的純經驗分享,部分資料可在文章下方的連結找到。
分頻點(Crossover)與 LPF for LFE 是不同的設定,一般來說,LPF for LFE 頻率不能少於分頻點頻率。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