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ónar 騷前熱身 聆聽 4 張最具前瞻性專輯
去年 Sónar 登陸香港,今年再接再厲,仲有得搞,實在是樂迷福氣。雖然位置偏遠,但要看到這些優秀的電子音樂人演出,機會不多,一日半日又有乜所謂。提到 Sónar,很多人會先想起電子音樂,早前網上也有很多關於 EDM 與電子音樂區別上的討論,彷彿兩者有高有下。老實說,很多音樂人現場演出時(包括 Sónar)都想觀眾跳跳舞吧?本質沒有兩樣。事實上,Sónar 真正的意義在於其前瞻性,無論跳的、不能跳的,「向前看的」都會獲得重視(之所以音樂節當中也有很多科技玩意)。
明天 Sónar 正式舉行,溫功課是不必的了,但感受那些演出單位的突破精神還是很有意思的。本文挑選了有份參與演出的 4 個音樂單位的 4 張專輯,讓大家來一個騷前熱身。
Floating Points《Elaenia》
Floating Points 是來自英國的 Sam Shepherd 的化名,他有學過鋼琴,卻又同時是一名神經科學與表觀遺傳學的博士生,能文能理,可以說是近代音樂人的特色。出道初期也寫過一些很有 groove 的作品,但真正能展現他的前瞻性思維的,則是其首張個人專輯《Elaenia》,當中的電子樂章予人的感覺是夢幻的、輕盈的,卻又不失刺激感和實驗性,並糅合了 Soul、Jazz,甚至是一些很 Post Rock 的演奏風格在內,完全難以歸類。個人認為這張專輯愈夜聆聽愈美麗,Sónar 安排演出在 9pm 左右,也不錯!
![]() |
Laurel Halo《Quarantine》
《Quarantine》稱得上是 Laurel Halo 一鳴驚人的處女作,就如標題所示,這是一張與「檢疫」、「隔離」有關的專輯,觸及到病毒、危險化學品,甚麼是精神創傷等主題,相當另類。和 Floating Points 一樣,Laurel Halo 都有一點古典音樂根底,學習過鋼琴、結他和小提琴,但她卻深受電子音樂的薰陶與影響,尤其是底特律的 Techno,以及柏林的實驗電子。《Quarantine》和一般電子音樂人的專輯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有很多人聲主唱部分,但又不是傳統的演唱方式,傾向平板、無感情(當然為配合主題),加上很迷很飄又難以觸摸的旋律、和聲與各樣音效處理,營造出一股很獨特的氛圍,完全教人耳目一新。
![]() |
Mount Kimbie《Love What Survives》
英國二人組 Mount Kimbie 去年發表的《Love What Survives》只能用「好聽到核爆」來形容。迷離抽象的電子聲響,因為有 King Krule 與 James Blake 的客席演唱,變得時而怪異,時而 Soul 味十足。其餘作品又好像在 indie rock、跳舞音樂與實驗聲響之間徘徊,具有一定的娛樂性之餘,又能展現他們的創造力。
![]() |
Squarepusher《Music is Rotted One Note》
很可能是這年 Sónar 最令人驚喜的演出單位,相信有一定電子音樂年資的樂迷都不會不認識 Squarepusher,他的音樂魅力非凡,影響力亦相當大。《Music is Rotted One Note》未必是 Squarepusher 最出色或最具代表性的專輯,卻肯定是最有突破精神的一張。Squarepusher 以把 breakbeats、techno、drum ’n’ bass 和爵士等不同元素共冶一爐著稱,但《Music is Rotted One Note》卻意外地以很多「打真軍」樂器為主,沒有 sequencing 沒有 sampling,整體感覺是完全變了。當然,核心的風格與個性仍存在的,更加證明了 Squarepusher 在音樂上的駕馭能力超群,一切盡在掌握之中。記得當年某些音樂傳媒給予很低的分數(當然也有很高的,十分兩極),爭議性很大。以 Squarepusher 來代表 Sónar 的前瞻性其實最好不過,他的演出一定要看。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MeWe 專頁、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