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想《SIGN》還是有其令人「喜出望外」的地方,畢竟 Autechre 近年的音樂愈來愈「拒人於千里」,樂曲更加複雜、艱澀,甚至予人很「數據化」的感覺,更「要命」的是:愈來愈長!回顧 Autechre 於 2010s 發表的專輯,《Exai》兩小時長,《elseq 1-5》總計 4 小時,《NTS Sessions 1-4》更合共有 8 小時,會反覆細心聆聽的,大概只有超死忠樂迷罷了。
新專輯《SIGN》卻只有 66 分鐘,1 小時多一點,是很「正常」的長度;更重要的是,它強調氛圍、美感還多於節拍,讓人想到了他們早期的專輯如《Amber》和《Tri Repetae》,近年對 Autechre 無感的樂迷,這次或許會有較不同的感受也說不定。
當然這很多時候是錯誤的理解,那些我們以為很「機械化」的作品,背後都有其人性的地方,有 Autechre 自己的想法、情感注入,甚至對不同作品(自己的、別人的)的呼應(以至嘲諷),只是需要更仔細、認真、深入的剖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