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The Theme
「我想講人裡面的殘缺」
《殘》原意是更早一點推出的,早到可能是 2019 年 5 至 6 月。那時候 Sophy 跟舊公司 Bunny Eats 完約,她要先想好自己的去向,「在某個地方留了一段時間,就會想有一些改變。其實我可以早一點處理,但我忙著新碟時就不想理這些 logistics 的東西。」與此同時也有其他可能性,譬如與大公司合作等等,恰巧香港又發生了一場規模很大的社會運動,Sophy 便決定一切 on hold,「但最後我不想被其他事牽制著,便決定一切由自己來做。」《殘》就是這麼一個「比獨立更獨立」的製作。
我們總是被紛亂的世界煩擾著,又同時被吸引著。就像《殘》,本來的名字是《殘眼》,也就是廣東話裡「刺眼」的意思(掁眼)。「我們每日都要吸收很多資訊,好焦慮,好不安,好纏繞。殘眼,也食字地,有殘缺的眼的意思。最後碟名為甚麼叫《殘》呢?因為我想 abstract 一點,況且音樂本身也是著重氛圍多一點,加上樂儀(王樂儀)的詞又寫得比較詩意,便索性簡化為『殘』,我想講人裡面的殘缺。」
這個概念,某程度上是〈美麗新世界〉的伸延,都有關科技如何改變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又怎樣給我們無數似真亦假的幻象。「我覺得好屬於我生活的一部分。於是我就由〈美麗新世界〉的主題、曲風出發,好 focus 地做一張把 Pop、電子、R&B 併合在一起的 dark R&B 專輯,看看會變成怎樣。我想做一些大家一聽就覺得好王嘉儀的音樂出來。」Sophy 說她做完真的有一種很 dark 的感覺,久久不能自拔,無法跳出黑洞,「我覺得不是這個世界有殘缺,而是個人有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