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新型號電視,除了普及 4K 解像度、提供更細緻畫面之外,另一個主要的畫質升級就是加入了 HDR 技術,讓電視可以呈現到更強的對比和光暗層次。今次就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 HDR 技術常見的問題,包括主流的 HDR 格式有哪些、而所有電視都可支援 HDR 嗎?
撇除 10bit 色深、Rec.2020 廣色域這些數據規格,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範圍)比起傳統電視看到的 SDR(Standard Dynamic Range,標準態範圍)畫面,最明顯的改變是光位可以呈現得更明亮、黑位更深沉,整體光暗變化層次更豐富。特別在光位方面,普通電視通常最高只有 400nits 左右的亮度,而支援 HDR 的電視則可以輸出超過 1,000nits 亮度。配合更廣闊的色域、更豐富的顏色顯示,可以在電視畫面還原到更接近實景的效果。
延伸閱讀: |
現時最主要的 HDR 格式包括了 HDR10、Dolby Vision、HLG 以及 HDR10+,當中 HDR10 是最基本的 HDR 格式,支援 10bit 色深,所以命名為 HDR10;HLG 則是廣播用的 HDR 格式,部分新一代攝錄機、無反相機也加入了 HLG 支援 HDR 影片攝錄;Dolby Vision 和 HDR10+ 則是較高階的 HDR 格式,有更強的畫面規格,例如色深(Dolby Vision 的 12bit)以及動態 HDR 調節。
延伸閱讀: |
市面上大部分的 4K 電視都支援 HDR,不過並不是每部電視都兼容上述所有 HDR 格式。絕大多數支援 HDR10 和 HLG 這兩款基本格式,而較高規格的 Dolby Vision 則只有部分機款支援,當中包括 Sony 的中高階系列,LG 和 Panasonic 除了最入門的機款,基本上都支援,Samsung 則暫未兼容 Dolby Vision。而 HDR10+ 是幾款主流 HDR 格式當中較新的一款,暫時只有 Panasonic 和 Samsung 最新的中高階電視支援。另外,雖然 1080p 全高清電視仍有新機推出,不過絕大部分並不支援 HDR。
延伸閱讀: |
這些通常是不同電視品牌自己在原有的 HDR10、HLG 等的 HDR 技術之上外加的影像處理方式,並不是統一的規格或標準。
HDR 的片源或者播放來源主要有 3 種,採用的主要是 HDR10 及 Dolby Vision 格式。首先是實體影碟 UHD Blu-ray,俗稱 4K Blu-ray,是最先配備 HDR 格式的媒體之一,最近也開始引入 HDR10+。要留意的是全高清 1080p 解像度的「普通 Blu-ray」並不支援 HDR;第二種就是電視本身內置或者可以額外安裝的的串流 App,包括 Netflix、Amazon Video、Apple TV+ 等;第三種就是支援 HDR 的媒體播放器,利用 Netflix 等串流平台 App 或者播放 HDR 影片檔案,通過 HDMI 傳送到電視輸出 HDR 畫面。
延伸閱讀: |
4K HDR 電視可以辨識到輸入的 HDR 畫面訊號,通常無需特別設定已經可以自動進入 HDR 畫面模式。不過即使是 HDR 模式,電視通常也會提供 Standard、Cinema/Movie、Game、Dynamic 等的預設畫面設定讓用家選擇,此外也可以再進一步自行調校亮度、對比度、色彩等參數來調節畫面。
延伸閱讀: |
HDR10 和 HLG 屬於「靜態」的 HDR 技術,影片有統一固定的最光位、最暗位以及整體不變的動態範圍;Dolby Vision 和 HDR10+ 則是「動態」的 HDR(Dynamic HDR)技術,每幀畫面的對比動態都會因應本身的內容、色彩、光暗等適當調整,所以隨著影片播放,動態範圍也會不停改變。
最新的 HDR 技術包括了 Dolby Vision IQ 和 HDR10+ Adaptive,兩者都是在原有的 Dolby Vision 和 HDR10+ 的動態 HDR 畫面調節之上,配合電視機身的環境光暗感測,來進一步自動調節畫面光暗和 HDR 效果。
延伸閱讀: |
只係睇過早期 HDR 影片的朋友可能未必會同意,因為當時的影片的確只有刺眼的光位、誇張的對比,睇日落畫面睇到眼痛,一點也不吸引。不過隨著近年電視硬件和影片軟件的製作兩方面對 HDR 的熟習,收斂了的畫面效果的確愈來愈進步。不過 HDR 畫面是否更靚的問題,可能有點類似 Hi-Res 和 CD 的比較,靚聲的 CD 很多、衰聲的 Hi-Res 也不少,規格高未必質素好,更重要還是看製作本身吧。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