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蝙蝠俠》終於上映,雖有人喜歡,但似乎更多人嫌悶,坊間批評的聲音不少。這篇文章不是數它的罪,而是試圖回應一下當中的指控,看看是罪有應得抑或罪不至死。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新版《蝙蝠俠》的 7 宗罪?

新版《蝙蝠俠》的 7 宗罪?

新版《蝙蝠俠》終於上映,雖有人喜歡,但似乎更多人嫌悶,坊間批評的聲音不少。這篇文章不是數它的罪,而是試圖回應一下當中的指控,看看是罪有應得抑或罪不至死。

新版《蝙蝠俠》終於上映,雖有人喜歡,但似乎更多人嫌悶,坊間批評的聲音不少。這篇文章不是數它的罪,而是試圖回應一下當中的指控,看看是罪有應得抑或罪不至死。

1/ 蝙蝠俠是甚麼?我們認知的電視劇、電影以至動畫,皆將他定調為,報父母被殺之仇、穿起戰衣執行正義的超級富二代英雄(如同 Iron Man)。黑暗一點的近代作品開始檢討其執行正義的正當性,《黑夜之神》三部曲重新反思他對復仇與濫用私刑的執著,但再貼地也好,我們忘記了最初期的蝙蝠俠該是位偵探,漫畫如是,黑白電影如是。DC 全名 Detective Comics,偵探漫畫呀,這部重啟版本所做的是回到初心,重拾原作之根源。

2/ 有人批評這個蝙蝠俠不好打,戰鬥技巧太幼嫩,事實的確如此。羅拔柏迪臣(Robert Pattinson)演的這個蝙蝠俠,形同漫畫《Year One》,初出茅廬入世未深,手腳生硬兼容易受傷。如此菜鳥的蝙蝠俠並非無根無據,所以別怪創作人。別忘記,Iron Man 最初都要學飛吧?蝙蝠俠沉迷復仇,戰鬥技術欠佳,是少年真的太年輕了。

新版《蝙蝠俠》終於上映,雖有人喜歡,但似乎更多人嫌悶,坊間批評的聲音不少。這篇文章不是數它的罪,而是試圖回應一下當中的指控,看看是罪有應得抑或罪不至死。

3/ 視覺風格這回事的確見仁見智。視覺上太多黑位(蝙蝠俠是夜行英雄嘛),在戲院看的話,微光與漆黑的對比確實是視覺享受(家中使用 OLED 電視者另作別論)。大叔最難忘的肯定是蝙蝠車出場一幕,muscle car 的引擎聲應記一功,但噴射引擎的火光與黑夜的強大對比,簡單的光影效果已建立獨特的視覺風格。不過,電影相對要求大家長時間保持清醒觀看(下續)。

4/ 電影片長達 3 小時,比 2012 年的《夜神起義》還要長,而且氛圍異常沉鬱。有朋友就問:使唔使咁長氣呀?是的,故事非常長氣,因為本格推理的主線下,還要交代蝙蝠俠(即 Bruce Wayne)的身世、背後家族的情仇、謎語人的起源,以至蝙蝠俠與貓女的感情線,甚至是貓女身世、葛咸城的黑幫政治,以及蝙蝠個人的成長等等,作為重啟的設局,3 小時的劇本絕對有需要。想爽快一點的話,可重看《蜘蛛俠》電影。

5/ 承上,Bruce Wayne 這角色本來就不是甚麼開心的人,年少時雙親死亡,正義得不到申張,還要承受家族財產以至前人對這座罪惡城的願景,請問要有多強大心智才可笑臉迎人?羅拔拍迪臣把角色化成偏執、沉鬱、有時浮躁,並且看似有自毁傾向,都很貼近現實吧。反之,像《俠影之謎》(Batman Begins)瞬間放下仇恨,變身護城使者,犧牲小我云云,是太理想化了吧。

新版《蝙蝠俠》終於上映,雖有人喜歡,但似乎更多人嫌悶,坊間批評的聲音不少。這篇文章不是數它的罪,而是試圖回應一下當中的指控,看看是罪有應得抑或罪不至死。

6/ 篇幅過長以外,《蝙蝠俠》另一為人詬病之處是與《七宗罪》(Seven)甚至《恐懼鬥室》(Saw)相似,皆因戲中殺人情節的呈現、哥頓探長本身的行事目的,以至殺人裝置的設計皆有前兩者的影子。這一批評大叔不懂判斷,因為風格是由人所定,添布頓(Tim Burton)與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er Nolan)各有自己想法,你也可當中有「參考」或「套用」的成份,難道今次的 Matt Reeves 不可有自己的想法嗎?

7/ 盤點近代《蝙蝠俠》電影,24 年間已重拍 4 次,是否太頻密呢?當然,《夜神起義》(2012)後三年立即重啟(2016 年,《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衰收尾後又重啟(即今集),華納發錢寒的惡劣印象實在揮之不去。不過,若果這個蝙蝠俠能激起你思考和批判「蝙蝠俠」是甚麼回事,而非單純沉浸於漫威(Marvel)形式的主題公園式娛樂的話,它實在值得。

緊貼最新影視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FilmBurns 電影薪火」Facebook 專頁 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