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華人因為仍有死後要保存全屍的概念,大部分華人社會,器官和遺體捐贈未算普及(猶幸近年情況有改善)。台灣導演陳志漢拍攝的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透過訪問遺體捐贈者家人、醫科學生、老師和遺體處理師等,細緻溫柔地呈現遺體捐贈者(尊稱「大體老師」)最後的生命尊嚴和意義。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影評】《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讓生命有意義到最後

【影評】《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讓生命有意義到最後

傳統華人因為仍有死後要保存全屍的概念,大部分華人社會,器官和遺體捐贈未算普及(猶幸近年情況有改善)。台灣導演陳志漢拍攝的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透過訪問遺體捐贈者家人、醫科學生、老師和遺體處理師等,細緻溫柔地呈現遺體捐贈者(尊稱「大體老師」)最後的生命尊嚴和意義。

電影聚焦的「大體老師」徐玉娥女士終年只有 48 歲,遺下深愛她的丈夫林惠中和一子一女。我起初也擔心,這樣的背景,年紀又不大的捐贈者,電影會不會很煽情很催淚呢?不過導演拍來很克制。電影拍了幾次林惠中從嘉義駕車到台北看望妻子的遺體,最初兩次都是很平靜的閒話家常,只是最後一次,妻子被安排解剖,正式開始大體老師生涯了,林先生才較激動。

電影最值得讚賞之處是能從各方面看遺體捐贈的意義和影響。不捨但豁達的家人、懵懵但感恩的醫科學生、專業冷靜仍不失人性的遺體處理師,還有最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是解剖學教授最接受不了自己的家人要當大體老師。她天天教導學生要尊重大體老師,尊重生命,課餘又到處宣傳學校的大體老師計劃,但她仍能坦然在鏡頭面前說出不肯讓爸爸捐出遺體的往事。仍在生的媽媽要捐出遺體,她也只是顧左右而言他。願意面對自己的懦弱和虛偽,看到人性的複雜和盲點,令電影不致變成遺體捐贈宣傳片,是真摯的紀錄片。

電影紀錄了大體老師由防腐到預備解剖、解剖完重新縫合、火化和樹葬等多個儀式,從中可以看到台灣人對不同宗教的包容。拍攝地點輔仁大學雖是天主教大學,但校方考慮到捐贈者擁有不同宗教信仰,所以進行各種天主教儀式時也加插如上香等華人宗教儀式。各種宗教共融,中西合壁,香港人看來會覺得很新鮮(我在香港參加過的喪禮肯定未見過神父上香。)

傳統華人因為仍有死後要保存全屍的概念,大部分華人社會,器官和遺體捐贈未算普及(猶幸近年情況有改善)。台灣導演陳志漢拍攝的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透過訪問遺體捐贈者家人、醫科學生、老師和遺體處理師等,細緻溫柔地呈現遺體捐贈者(尊稱「大體老師」)最後的生命尊嚴和意義。

看完《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那個晚上,我去了看香港同志影展的開幕電影《心動 120》。原以為風馬牛不相及的兩齣戲,對我來說卻有莫名的連繫。

《心動 120》講述上世紀 90 年代初,法國愛滋病人組織 ACT UP 的抗爭歷程。電影的最後一幕是主角尚恩的喪禮,一場別開生面又激勵人心的政治喪禮。

這場政治喪禮不是政要官商雲集,展現權力分佈的舞台,而是切切實實的將喪禮變成一場抗爭。尚恩囑咐戰友,在他死後立刻策劃行動,將他的骨灰擲向保險公司高層,控訴法國政府、保險公司、大藥廠和社會上的保守勢力對愛滋病人的不公和忽視。

如無宗教信仰,不相信靈魂死後不滅,死亡最教人不捨之處就是那代表一切意識和意義的終結。大體老師豁達遺愛,對醫療學習和研究作出貢獻;抗爭者以身成仁,化灰後仍在抗爭,兩種選擇,同樣讓生命有意義到最後,值得我們深思和尊敬。

傳統華人因為仍有死後要保存全屍的概念,大部分華人社會,器官和遺體捐贈未算普及(猶幸近年情況有改善)。台灣導演陳志漢拍攝的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透過訪問遺體捐贈者家人、醫科學生、老師和遺體處理師等,細緻溫柔地呈現遺體捐贈者(尊稱「大體老師」)最後的生命尊嚴和意義。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