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HBO 宣布把 PlayStation 平台鎮山之寶《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改編成劇集,大家就非常關心這系列會否被「玩壞」。畢竟同樣出自 Naughty Dog 廠牌,同樣是 PS 平台代表作的《秘境探險》(Uncharted),改編電影後口碑大爆死(雖然商業上非常成功,但實在看不下去,試片時找個藉口 walk out 就算),而且像《生化危機》(Bio Hazard)一類末日動作遊戲影視化,通常改編一次死一次(而且愈做愈走樣),堪稱神作的《最後生還者》會被改至面目全非嗎?幸好,這部改編劇集不單沒玩壞原作,其高質素及可觀性打破遊戲影視化逢做必爛的詛咒,甚至可當成同類型作品的 benchmark。這個萬中無一的例外,到底是如何達成?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美劇】《最後生還者》:史上最佳遊戲改編劇集?

【美劇】《最後生還者》:史上最佳遊戲改編劇集?

當 HBO 宣布把 PlayStation 平台鎮山之寶《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改編成劇集,大家就非常關心這系列會否被「玩壞」。畢竟同樣出自 Naughty Dog 廠牌,同樣是 PS 平台代表作的《秘境探險》(Uncharted),改編電影後口碑大爆死(雖然商業上非常成功,但實在看不下去,試片時找個藉口 walk out 就算),而且像《生化危機》(Bio Hazard)一類末日動作遊戲影視化,通常改編一次死一次(而且愈做愈走樣),堪稱神作的《最後生還者》會被改至面目全非嗎?幸好,這部改編劇集不單沒玩壞原作,其高質素及可觀性打破遊戲影視化逢做必爛的詛咒,甚至可當成同類型作品的 benchmark。這個萬中無一的例外,到底是如何達成?

當 HBO 宣布把 PlayStation 平台鎮山之寶《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改編成劇集,大家就非常關心這系列會否被「玩壞」。畢竟同樣出自 Naughty Dog 廠牌,同樣是 PS 平台代表作的《秘境探險》(Uncharted),改編電影後口碑大爆死(雖然商業上非常成功,但實在看不下去,試片時找個藉口 walk out 就算),而且像《生化危機》(Bio Hazard)一類末日動作遊戲影視化,通常改編一次死一次(而且愈做愈走樣),堪稱神作的《最後生還者》會被改至面目全非嗎?幸好,這部改編劇集不單沒玩壞原作,其高質素及可觀性打破遊戲影視化逢做必爛的詛咒,甚至可當成同類型作品的 benchmark。這個萬中無一的例外,到底是如何達成?

容大叔分兩部分簡單分享想法。先由題材開始。之前已講過電視遊戲改編電影是自討苦吃的行為,尤其近 20 年的遊戲,即使有小島秀夫的「電影式敘事」,或如《生化危機》一類取材美式 B 片,其故事的推進仍需要預設玩家的參與。換言之遊戲是讓玩家以第一身角度參與故事,與主角同步呼吸。電影則不同,觀眾是在抽離的角度觀看劇情推進,是第三身敘事。當然有極少數的例外,俄羅斯與美國合拍的《爆機特攻》(Hardcore Henry)便試圖把電影變成第一身射擊遊戲(FPS)的體驗,但真的是 one and the only one。其他第一身視點的 found footage 作品,即使試圖讓觀眾融入情景,但在梳化的觀眾其實仍在抽離狀態。亦即是說,「遊戲電影化」與遊戲是否適合改編成影視作品沒有直接關係。  

《最後生還者》是一個極有趣的例外。沒錯它是難度不低的動作遊戲,亦容許玩家用不同的路徑在指定版圖上過關,但記住它斷不是沙盒式開放遊戲,即本就有其直線性故事,即使你操控凡人 Joel 或 Elly(你不會覺得他倆的戰力能超越比卡超吧),你只是不斷通關往前,閱讀編劇早已寫好的預設劇情,從中感受這個末世的無力感、人性的黑暗面,以至角色們的遭遇及無奈。然後,故事的設定本身相對真實,沒有生化人,沒有脫離現實的科技,沒有外星人沒有史前大怪獸,作為末日公路 Sci-Fi 是難得的貼地。它又有著如《行屍》(The Walking Dead)一樣探討人性的末日風情畫⋯⋯不如說,是一部有較高自由度的互動電影。你實會問︰《Mario》不就是線性動作遊戲嗎?那想問你一句,頂磚和吃香菇變大這兩回事該如何在現實呈現呢?

當 HBO 宣布把 PlayStation 平台鎮山之寶《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改編成劇集,大家就非常關心這系列會否被「玩壞」。畢竟同樣出自 Naughty Dog 廠牌,同樣是 PS 平台代表作的《秘境探險》(Uncharted),改編電影後口碑大爆死(雖然商業上非常成功,但實在看不下去,試片時找個藉口 walk out 就算),而且像《生化危機》(Bio Hazard)一類末日動作遊戲影視化,通常改編一次死一次(而且愈做愈走樣),堪稱神作的《最後生還者》會被改至面目全非嗎?幸好,這部改編劇集不單沒玩壞原作,其高質素及可觀性打破遊戲影視化逢做必爛的詛咒,甚至可當成同類型作品的 benchmark。這個萬中無一的例外,到底是如何達成?

既然有能夠改編的劇本,我們就進入第二個問題︰如何改編。創作是自由的,但改編有其局限,遊戲改編影視作品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正是因為載體無法重現原作故事呈現的感覺(如動作遊戲的打擊感,或驚慄遊戲的緊張),於是選擇在二創,甚至不惜破壞原有設定(如《魔物獵人》電影的火箭砲打火龍),或《生化危機》電影超級 OP 的 Alice。 

亦即是說,遊戲原來的法則以至劇情本身有其改動界限。《最後生還者》劇集能夠準確拿捏改編的界限,撇除分鏡的改動,劇集的基本流程與遊戲無異,亦恰當重現遊戲中的經典場面(如第 2 集逃避 Clickers);在額外原創的部分,亦有合理的處理。如頭兩集關於真菌的補完部分,或第 4 至 5 集將黑人弟弟 Sam 變啞的設定,都屬 nice to have 的部分,為玩家加添新鮮感之餘亦不會顯得突兀。

當 HBO 宣布把 PlayStation 平台鎮山之寶《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改編成劇集,大家就非常關心這系列會否被「玩壞」。畢竟同樣出自 Naughty Dog 廠牌,同樣是 PS 平台代表作的《秘境探險》(Uncharted),改編電影後口碑大爆死(雖然商業上非常成功,但實在看不下去,試片時找個藉口 walk out 就算),而且像《生化危機》(Bio Hazard)一類末日動作遊戲影視化,通常改編一次死一次(而且愈做愈走樣),堪稱神作的《最後生還者》會被改至面目全非嗎?幸好,這部改編劇集不單沒玩壞原作,其高質素及可觀性打破遊戲影視化逢做必爛的詛咒,甚至可當成同類型作品的 benchmark。這個萬中無一的例外,到底是如何達成?

劇集最具爭議的部分,該是對 LGBT 的態度。特別是暫時評分最低第 3 集,直情將遊戲中一段毫不起眼亦毫無影響力的支線(Bill 與 Frank)拉長為一整集,講述一段絕症同志戀情。說實在時間所限,發展並不是十分感動,但又不至於不堪入目,然而 Bill 和 Frank 是否必有情侶的關係呢?只能說以創作主腦 Neil Druckmann 的價值取向,Bill 和 Frank 被寫成同志之戀是必然結果。

觀乎現在的發展,劇集必會拍攝第 2 季,亦很大機會以遊戲續篇為基礎,那問題就大了,因為下集的跨性別主角 Abby 幾乎一面倒地趕客,劇情的走向安排亦令玩家們患上 PTSD(有玩過遊戲的該明白);假設要為故事的可延續性重新創作,又會否犯下遊戲改編影視劇集必然會犯的錯誤?很難說。可能,見好就收是對這系列的最佳安排。

緊貼最新影視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FilmBurns 電影薪火」Facebook 專頁 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