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亞洲電影大獎,李滄東獲得了終身成就獎,他在台上致謝時謙稱自己沒有資格,笑言只是適逢韓國電影一百周年,增加了得獎機會。當然,李滄東在影迷心目中,早已是一名大師級導演,厲害之處是他至今僅拍了 6 部長片(甚至連短片都沒有),就已奠定了如此崇高的地方,不得不教人佩服。李滄東是次來港,除了出席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外,亦會於香港國際電影節期間現身,主講「大師班」,而在亞洲電影大獎舉行當日,他接受了傳媒的訪問,短短 20 分鍾回答了在場人士不少提問。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導演訪談】作品中都找不到快樂? 李滄東:人生本來就很複雜

【導演訪談】作品中都找不到快樂? 李滄東:人生本來就很複雜

今年的亞洲電影大獎,李滄東獲得了終身成就獎,他在台上致謝時謙稱自己沒有資格,笑言只是適逢韓國電影一百周年,增加了得獎機會。當然,李滄東在影迷心目中,早已是一名大師級導演,厲害之處是他至今僅拍了 6 部長片(甚至連短片都沒有),就已奠定了如此崇高的地方,不得不教人佩服。李滄東是次來港,除了出席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外,亦會於香港國際電影節期間現身,主講「大師班」,而在亞洲電影大獎舉行當日,他接受了傳媒的訪問,短短 20 分鍾回答了在場人士不少提問。

關於新作《燒失樂園》

《燒失樂園》(Burning)受到高度注目,除了因為李滄東的大名之外,也因為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而《燒倉房》的英文名字「Barn Burning」,著名作家 William Faulkner 也有一部同名作品。兩部作品雖無關聯,卻都成為了《燒失樂園》的劇本素材。問到李滄東如何處理這些文本時,他強調自己沒有打算拍一部「文學電影」,更沒想過要很忠於原著,「我會想,為何如此不同的作品會用同一個名字呢?於是不斷思考、比較。村上那個故事沒有交代太多背景,只知道有一個很有錢、身份不明的男子,篇幅也較短;William Faulkner 那個故事的主角則在生活上受到連串不幸事件的打擊,內心有很多憤怒,取態上很不同,表達形式也很不同。於是我想到以『世界有很多 mystery(謎團)』來將兩者連結,片中的角色都以不同的方式審視同一件事。」

也因此,《燒失樂園》需要一個很有魅力的男演員去擔演,他找到劉亞仁。「他是年青觀眾心目中的巨星,很擅長表達一些內在、爆發的情感。他在戲中的表現很出色,鍾秀的內心也有很多憤怒,只是一直壓抑著。他很敏感,有很多細微的情緒、感情變化,要傳達出來十分困難,但劉亞仁做到了,也讓觀眾看到他不同的一面。」

今年的亞洲電影大獎,李滄東獲得了終身成就獎,他在台上致謝時謙稱自己沒有資格,笑言只是適逢韓國電影一百周年,增加了得獎機會。當然,李滄東在影迷心目中,早已是一名大師級導演,厲害之處是他至今僅拍了 6 部長片(甚至連短片都沒有),就已奠定了如此崇高的地方,不得不教人佩服。李滄東是次來港,除了出席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外,亦會於香港國際電影節期間現身,主講「大師班」,而在亞洲電影大獎舉行當日,他接受了傳媒的訪問,短短 20 分鍾回答了在場人士不少提問。
《燒失樂園》中劉亞仁飾演內心充滿壓抑的鍾秀。

關於經典《薄荷糖》20 周年

李滄東強調,《燒失樂園》當中的階級描繪、年青人的怒火,不只是韓國的問題,這些經濟、政治上不穩定的因素,全世界都有。「我們看到外面世界很繁榮、璀璨,但內裡可能千瘡百孔,譬如年青人搵工好難、買唔到樓,生活會有一種無力感。可是歸根究底又是甚麼原因呢?它像一個 mystery,以前的年代單純一點,要找出原因、解決問題較為容易,但現在世界變得更複雜了,很多事情難以理解,我們該如何面對呢?下一步應該怎做呢?」

李滄東的電影展現了很多邊緣人的處境、人生的慘況,總是看不到快樂,問到何以作品如此灰暗,他說這就是人生。「人生有很多不同的感受,我沒有分那是快樂抑或黑暗,它本來就很複雜,由很多元素組成,我只是把人生的面貌併合出來,大家看的時候可能都會對應自己的感受,於是便有不同的想法。」

而李滄東的青春、人生,就曾經記錄在他的第二部長片《薄荷糖》(Peppermint Candy)當中,這部作品來到今年剛好廿年,特意製作了修復版,讓更多新影迷可以欣賞得到。事隔廿年,再次回看《薄荷糖》,又有甚麼感受?「當年我只想拍一個很個人的故事,所寫的都是自己的感受,追憶年輕時的那份單純。廿年後重溫,覺得當年真的好青春,好像在告訴自己,隨著時間流逝,人生意義有甚麼改變似的。」

李滄東表示,他是先拍完《燒失樂園》才去做《薄荷糖》的修復版,雖然兩部片都很青春,但他認為《燒失樂園》更貼近青春的感覺,《薄荷糖》更像是一種安慰、一份禮物,讓自己重回年青的時代。

關於過去與未來

訪問期間,也有傳媒提到了其左翼中堅份子的父親,以及 2003 年時擔任文化部長的背景。他說任何人都會受父親影響,對他來說,父親自然有值得欣賞與學習的地方,但同時也有不盡同意的,甚至覺得是反面教材的地方。至於文化部長這個職位,他表示當時只是想服務社會,對其電影製作的道路沒有太大的影響,「當然我仍一直努力讓觀眾對韓國電影有更多了解,以及積極推動電影產業的創意」。

電影產業的創意,讓人想到了現時彷彿進入了串流年代,很多大導演都跑去拍「Netflix 電影」,更因此惹來不少爭議。問到如果 Netflix 找他拍片會否抗拒時,他說仍相信電影該是在戲院看的,「但我也明白世界一直在變,將來電影在哪裡看、形式如何,難以預料,我不會說一定就不拍,如果適合的話也不排除有這個可能。」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