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客」都應該知道,每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都有一個叫「我愛午夜長」的環節,當中的電影至少有一場會在午夜放映,而選擇這個時段,原因很簡單:兒童不宜。當然,放到電影節的層面上去看,那不一定只因為「兒童不宜」,也可以是由於觀影上的「挑戰性」,譬如影像風格極其離經叛道的,也有可能放到這裡。不過,一般來說,我們都會預期這個環節裡的電影,多少有點感官上的刺激,而所謂「刺激」,並不是指過山車式的「快感」,而是那些可能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的表現方式。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香港國際電影節】感官的張開:午夜影像衝擊

【香港國際電影節】感官的張開:午夜影像衝擊

「常客」都應該知道,每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都有一個叫「我愛午夜長」的環節,當中的電影至少有一場會在午夜放映,而選擇這個時段,原因很簡單:兒童不宜。當然,放到電影節的層面上去看,那不一定只因為「兒童不宜」,也可以是由於觀影上的「挑戰性」,譬如影像風格極其離經叛道的,也有可能放到這裡。不過,一般來說,我們都會預期這個環節裡的電影,多少有點感官上的刺激,而所謂「刺激」,並不是指過山車式的「快感」,而是那些可能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的表現方式。

視覺效果還是形式探索

一般來說,「我愛午夜長」的電影離不開暴力、血腥、情色或驚悚,而這幾種類型或元素,很多時候是可以互溝的。

無論是哪一種類型,一般我們都會有疑問,這些讓人感到無比震撼的畫面,究竟是為了甚麼?很多時候,這些元素只會被視為一種「包裝」,以誇張的「視覺效果」吸引觀眾的眼球,以製造話題,達到宣傳的效果。因為,某些觀眾的心態就是要「挑戰」,然後跟別人說「這沒甚麼大不了」,以示自己「見慣世面」。

我們當然不能說所有藝術電影都好有良心,不會只顧著如何嘩眾取寵,然而,如果作品被認為有其藝術性,一般都有更為「遠大」的目標,那可以是一種形式上的探索,也可以是為了傳達一些道德意識,或存在甚麼社會功能。導演也往往對這些大眾視為「禁忌」的題材,有其獨特的看法或價值取向。

看不見的暴力

不同的導演、作品會有不同的構思、手法和影像美學,如何從這些題材達至傳達訊息的目的,很難一概而論。暴力也不一定是表面上的暴力,譬如奧地利大師級導演 Michael Haneke 的名作《你玩得起,你玩唔起》(Funny Games),就故意把所有暴力場面置於鏡頭以外,直到差不多尾聲才來一個激烈的血腥畫面,殺觀眾一個措手不及,導演想要提問:你有沒有一直感到不安?抑或只是一直期待著那個畫面?如果是前者,恭喜你,你還有人性;如果是後者,你顯然已被這個渲染暴力的電影世界荼毒了。

當年《你玩得起,你玩唔起》在康城上映時,據說不少人中途離場,認為電影太暴力了,我想導演還是挺高興的,有人「玩唔起」該是好事吧。

「常客」都應該知道,每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都有一個叫「我愛午夜長」的環節,當中的電影至少有一場會在午夜放映,而選擇這個時段,原因很簡單:兒童不宜。當然,放到電影節的層面上去看,那不一定只因為「兒童不宜」,也可以是由於觀影上的「挑戰性」,譬如影像風格極其離經叛道的,也有可能放到這裡。不過,一般來說,我們都會預期這個環節裡的電影,多少有點感官上的刺激,而所謂「刺激」,並不是指過山車式的「快感」,而是那些可能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的表現方式。
《殺上癮》

要掩臉離場的暴力

「有人中途離場」彷彿已是康城影展必然會出現的情況了,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我愛午夜長」環節,也有一部擁有這個「成就」的作品,就是 Lars von Trier 的《殺上癮》(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了。Lars von Trier 出道以來,所執導的作品就不容易消化,而且相當破格,從《罪之源》(The Element of Crime)的獨特影像質感、《越笨越開心》(The Idiots)的手提鏡頭與裸露場面,到後來《失落伊甸園》(Antichrist)與《性上癮》(Nymphomaniac)的大膽性愛、性虐場面,都讓人印象十分深刻,同時也惹來不少爭議。

《殺上癮》講的是關於連環殺手 Jack 的故事,一宗又一宗的謀殺案將會展現在觀眾眼前,當中不乏極其血腥殘暴的場面。Lars von Trier 選擇了要讓觀眾直視面對,並在案件之間安排 Bruno Ganz 飾演的 Verge 一角,與 Jack 來一場接一場的哲學對話。Jack 有他的美學偏執,會自己建造房屋(之所以有這個英語原題),遇上有甚麼不滿意的話,更會立即拆掉重建。殺人讓他充滿快感,這樣的人不易理解,Lars von Trier 透過哲學對話的方式,讓觀眾更能走進 Jack 的內心世界,了解他的思想及精神面貌。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的將會是康城足本,影片在美國上映時也要稍作刪剪(即現時網絡上流傳的版本),相信真的一點都不簡單吧?

「常客」都應該知道,每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都有一個叫「我愛午夜長」的環節,當中的電影至少有一場會在午夜放映,而選擇這個時段,原因很簡單:兒童不宜。當然,放到電影節的層面上去看,那不一定只因為「兒童不宜」,也可以是由於觀影上的「挑戰性」,譬如影像風格極其離經叛道的,也有可能放到這裡。不過,一般來說,我們都會預期這個環節裡的電影,多少有點感官上的刺激,而所謂「刺激」,並不是指過山車式的「快感」,而是那些可能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的表現方式。
《斬、》

神經質的暴力

另一部在「我愛午夜長」環節放映的電影《斬、》(Killing),也是以暴力反思人性的作品。日本暴力美學電影好像特別多,北野武、三池崇史等都是蜚聲國際的代表性名字,《斬、》的導演塚本晉也過往的作品未必都以暴力掛帥,卻都十分古怪,絕非一個平凡的導演。

《斬、》找來近年日本最炙手可熱的一男一女演員:池松壯亮、蒼井優,分別飾演武士和農家女的角色,雖然影片喚作《斬、》,卻並非只有殺人場面,還從中連結到性的聯想與暗示,妙想天開之餘,也可以說是延續著塚本晉也的 cult 味與神經質,與《鐵男》、《野火》可謂一脈相承。能接受高度風格化、剪接零碎的作品的話,不妨挑戰;若只抱著看明星的心態,可能崩潰收場。

其餘會在「我愛午夜長」放映的電影還包括 1977 年版的《陰風陣陣》(Suspiria)及《奪命霓裳》(In Fabric),都屬恐怖驚悚類型。前者的翻拍版早前上映時有不少討論聲音,只因原作太勁實在難以超越;後者的導演 Peter Strickland 幫過 Björk 拍《Biophilia Live》,影像上也肯定絕不尋常。

「常客」都應該知道,每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都有一個叫「我愛午夜長」的環節,當中的電影至少有一場會在午夜放映,而選擇這個時段,原因很簡單:兒童不宜。當然,放到電影節的層面上去看,那不一定只因為「兒童不宜」,也可以是由於觀影上的「挑戰性」,譬如影像風格極其離經叛道的,也有可能放到這裡。不過,一般來說,我們都會預期這個環節裡的電影,多少有點感官上的刺激,而所謂「刺激」,並不是指過山車式的「快感」,而是那些可能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的表現方式。
《斬、》

SPILL Gift 送你【香港國際電影節】電影門票:

1.《斬、》電影換票証兩張(截止日期:2019 年 3 月 14 日 晚上 11 時 59 分)

2.《殺上癮》電影換票証兩張(截止日期:2019 年 3 月 20 日 晚上 11 時 59 分)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