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很多科幻經典被翻拍,電視界有《Westworld》(很成功)、《Time After Time》(被腰斬),電影界就有《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而且由動畫改成真人版,相隔 22 年視覺效果的突飛猛進,令本來已夠吸引的題材,份外受到注目。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影評】《攻殼機動隊》:只剩下肉身

【影評】《攻殼機動隊》:只剩下肉身

近年有很多科幻經典被翻拍,電視界有《Westworld》(很成功)、《Time After Time》(被腰斬),電影界就有《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而且由動畫改成真人版,相隔 22 年視覺效果的突飛猛進,令本來已夠吸引的題材,份外受到注目。

真人版《攻殼機動隊》的預告片初登場時,由於很多動畫的經典場面得到頗為忠實的還原,令人特別期待,甚至曾懷疑過,最終成品會不會就是 frame by frame 跟住拍。好彩唔係。

不過,導演 Rupert Sanders 還是挑選了一些很經典的畫面,重現在大銀幕上,動畫迷應該馬上就可以認得出來。單從「重現」的角度看,效果是不錯的,但都不過是外殼罷了,劇本的脈絡看似和 1995 年的電影動畫版相似(再滲入少少 2004 年的《無邪》與 2005 年的《Stand Alone Complex》),實則卻有相當明顯的改動。

近年有很多科幻經典被翻拍,電視界有《Westworld》(很成功)、《Time After Time》(被腰斬),電影界就有《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而且由動畫改成真人版,相隔 22 年視覺效果的突飛猛進,令本來已夠吸引的題材,份外受到注目。

(以下含劇透)

在前半部戲稱得上是反派角色的久世(Michael Pitt 飾演),嚴格來說,情節上該是原作裡的傀儡師,只是編劇混進了久世的身世在內(卻又和真正的久世很不一樣,想點?),二合為一。也許是這個緣故,結尾也有相當大的改動,Scarlett Johannson 飾演的少佐(素子),不單情感多了,還來一段母女感情線,和動畫版冷艷的她,以至最後「靈魂超越軀體」的設定,可以說是完全相反。

是我思故我在?記憶決定一切?還是你的行為決定了你是一個怎樣的人?真人版《攻殼機動隊》將這個靈魂與軀體的二元概念,以相當直接的方式呈現,區分得非常清楚,靈魂(ghost)也簡化為不過是記憶與情感罷了。反而動畫版就處處提出疑問,不斷為存在的本質作出定義,更具科幻故事應有的哲學性和啟發性意味。如今真人版看來,少佐更像是為了追求自由與真相,而努力作出反抗。這當然可以是一個方向,但太像一般荷里活電影的套路了,雖然視覺效果突出,動作場面也尚算可觀,但創意欠奉,而且層次著實低了太多太多。

近年有很多科幻經典被翻拍,電視界有《Westworld》(很成功)、《Time After Time》(被腰斬),電影界就有《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而且由動畫改成真人版,相隔 22 年視覺效果的突飛猛進,令本來已夠吸引的題材,份外受到注目。

不難理解,如果劇本寫得太艱澀、隱晦,觀眾可能會摸不著頭腦,要在忠實、新意與商業性之間拿捏一個平衡點,絕非易事。所以,預計到節奏不可能像原作緩慢,也不會透過「空鏡」與充滿日本傳統風味的配樂營造「禪味」,只是連「核心價值」都改了,卻又要借用原作的肉身,就未免令人難以接受。估計動漫迷更會當場吐血吧。

真人版《攻殼機動隊》真正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香港的景色。不是感情用事,而是電影確實成功捕捉到新中有舊的獨特未來都市面貌,高樓大廈之間佈滿「3D」影像的視覺效果,配合舊區街頭、唐樓、豬肉檔和圓筒設計的勵德邨等草根階層生活環境,異常地漂亮。那個反差很不真實,卻又如斯熟悉。

近年有很多科幻經典被翻拍,電視界有《Westworld》(很成功)、《Time After Time》(被腰斬),電影界就有《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而且由動畫改成真人版,相隔 22 年視覺效果的突飛猛進,令本來已夠吸引的題材,份外受到注目。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