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影評】《愛爾蘭人》︰靜夜思生命
- 2019年12月02日
史高西斯重新回望過去的小義大利,再一次面對羅拔迪尼路與「麻煩友」祖柏斯,但不走舊路,將過去黑幫電影的經典元素拆散(暴力與背叛),以更複雜跳躍的敘事重新組裝,一步一步思考生命、思考死亡。
閱讀全文電影
【影評】《情迷紐約下雨天》:老來的成長
- 2019年10月07日
從沒看過如此豁達開朗、青春可人的活地亞倫作品,有別於《情迷聲色時光》的哀愁,該作調子憂鬱說失落的純真,今作是以青春笑談風生,化解情感鬱結。
閱讀全文電影
【影評】《小丑》:畫虎不成反類犬
- 2019年10月01日
原來這種質素的電影就能奪下威尼斯影展的最高殊榮。原來調子黑暗的《小丑》(Joker)是這個年代的《的士司機》(Taxi Driver)。原來這樣的劇本是叫作 character study。
閱讀全文電影
【影評】《講鬼故》︰製作認真,弊在 Cliché
- 2019年08月28日
《講鬼故》有造型血淋淋的怪物、有一群被學校惡霸欺凌的邊緣人、有六十年代的社會面貌、有歷險、有笑話,齊備一切讓電影成功的商業元素。但它遠遠未能追趕《怪奇物語》和《小丑回魂》的成功,充其量只能成為兩片的替代品。
閱讀全文電影
【經典修復】《曼克頓》:活地亞倫的真情告白
- 2019年07月29日
從《曼克頓》一片,我看到一個充滿自嘲、繼而自省的中年人,本受社會規範約束自己的真實情感,慢慢發現真愛,願意誠實地表達內心最真切的情感。
閱讀全文電影
【影評】《上流寄生族》:奉俊昊是如此的魔術師
- 2019年06月20日
《上流寄生族》沒有典型的「康城味」,不是一本正經地批判社會,故事充滿黑色幽默,利用層岀不窮的轉折將電影由「喜劇」變「悲劇」,道盡全球社會危機,妙趣橫生。
閱讀全文電影
【經典修復】《巴黎最後探戈》:電影不只有「牛油強暴」
- 2019年05月26日
百老匯電影中心近年推動的 bclassics 重映計劃,放映作品都是聲名顯赫的大師作品,加上場次選擇多,絕對是影迷樂事。今次放映的是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最受爭議的作品《巴黎最後探戈》。
閱讀全文電影
【經典修復】《薄荷糖》二十周年:回顧、留存、念記
- 2019年04月24日
李滄東 1999 年的《薄荷糖》面世至今剛好 20 年。在這 20 周年紀念,香港觀眾有幸看到全新修復版。歲月不留人,唯有電影把逝去的時間原封不動地保存著,沒有變樣。回顧、留存、念記,也是《薄荷糖》故事的關鍵詞。
閱讀全文電影
【影評】《我們.異》:有料到
- 2019年03月25日
單是《我們.異》的頭十分鐘,已經感受到 Jordan Peele 今次的把戲不再單純是黑白種族議題,而是提升至一個更宏大表現美國氣候的主題方向。
閱讀全文電影
【影評】《為副不仁》:憤怒、諷刺、警世的人物傳記片
- 2019年02月25日
Adam McKay 的新作《為副不仁》貫徹《沽注一擲》的語調,今次談美國政治,手法更凌厲、更嚴苛,殊不簡單。
閱讀全文電影
【影評】《冰天動地》:冚家富貴
- 2019年02月18日
如今人人見到 Liam Neeson,都會不其然想起他是「救參爸爸」的鐵漢形象。看見他又有以復仇為題的新片《冰天動地》,個個定必抱著看連場殺戮的嗜血期望入場,不過這可是本片刻意製造的誤導。
閱讀全文電影
【影評】《藝海疑雲》:以藝術借橋,殺人為實
- 2019年02月08日
Dan Gilroy 的《藝海疑雲》一開場便擺明車馬要向商業化的當代藝術圈開刀,遊走高級財氣的藝術展覽和派對,觀察尖酸怪氣的藝評人、急功近利的藝展新人、城府深沉的藝廊老闆,表現他們的虛情假意。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