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很留意樂壇頒獎典禮,那時候,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最受歡迎男女歌手獎項,是最具代表性的,備受各界注目。梅艷芳跟隨譚詠麟和張國榮宣佈不接受任何獎項後,最受歡迎女歌手這個獎幾乎已肯定是林憶蓮和葉蒨文之爭,雖然二人的唱片都有很高的銷量,但很多人形容林憶蓮的音樂「曲高和寡」,而葉蒨文的歌曲則十分親民,所以勝算更高;結果也不出所料,葉蒨文「接棒」,而遺憾地,林憶蓮爭了幾年都爭唔到,後來還殺出一個王菲,結果她便成為了其中一個從未奪得過「最受歡迎女歌手」的一線女歌手。
如今想起來,當然覺得無所謂,反正香港的樂壇頒獎典禮再無認受性,〈Chok〉得到「金曲金獎」後,就更加無人想理。不過,林憶蓮在 90 年代初的音樂成就,還是值得再次肯定,而《野花》作為她公認的其中一個藝術高峰,就更加應該在發表 25 周年的大日子,拿來重溫。
《野花》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地方,是專輯有十分完整的概念,每一首歌都以一種花來作比喻,可以說是延續了羅文 1981 年同樣以花為主題的《卉》(粵語流行曲最早期的概念專輯之一)的構思。《卉》全碟的歌曲以各種花奔為名,主題不定,《野花》則更強調花的特性,來描寫敢愛敢恨的都市女性,在愛情上的生活與想法,主題更為統一,手法上也較為內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