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堯導演寫得最出色的一幕,是一向不進入警衛室的老闆啟文來找菜埔,說著表面關心他的說話,實則是恫嚇,還提及菜埔年老體弱的母親(電影開始時出現過),暗示他已經知道菜埔和肚財的偷窺行為。可憐的菜埔,被嚇得急忙回家探母親,還要被擺檔賣眼鏡的小叔(脫線)騙財!最後菜埔用議員巨幅海報修補屋頂,議員權貴偌大的面孔與弱小無助的菜埔構成強烈對比,中島長雄(監製鍾孟宏的化名)的攝影強而有力。
阿堯導演在旁白直接提及配樂的林生祥,表面嘲笑隧道中〈跟著董事長去衝浪〉的樂章,實則曲線稱讚林生祥的創意,片尾曲他主唱的〈有無〉也是上乘之作。畢竟這個幕後團隊都是專業的,交出超水準作品,不然的話,誠如旁白佬所言:「像那種拍片會晃的,我們早就發個便當叫他回去吃自己了。」
《大佛普拉斯》隨著肚財遭遇的不幸,有段沉鬱的尾聲,鏡頭隨著釋迦的視覺向左横移,先見肚財遺落的雜物﹑失事的摩托車⋯⋯然後是粉筆人形,旁白說出釋迦的心聲:至少肚財還有個人形留在世上,導演再回閃肚財遇事前,在供應「會面菜」(親友探監時的飯菜)的小店中,吃有雞腿的最後一餐,才交代肚財是釋囚(呼應了片初他被巡警留難),出獄後常來小店幫手。肚財的告別禮上,菜埔首次動氣,因為遺照的事追打土豆(納豆)。至於肚財的死,是否和啟文有關,阿堯導演選擇留白,另一段留白是結尾法會上,佛教徒頌經時,大佛銅像內傳出怪聲:到底佛像的中心有甚麼(和啟文的罪行有關嗎),人的心中又有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