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波希米亞狂想曲》比較,《搖滾太空人》(Rocketman)一直有大姑媽及其另一半在幕後監製,前者則只有 Brian May 等 Queen 樂團成員(咪玩,Freddie Mercury 已仙遊多時),所以電影詮釋往事的角度,角色的投射和呈現也肯定符合本尊的意願,雖未必 100% 符合史實,但必定來得真誠。對比之下,前者只著重部分歷史時刻的重現(而且還要搞錯資料),難怪被老樂迷揶揄是維基大典,甚至是 Queen 的音樂廣告雜誌。
本作沒有像 Live Aid 一樣的史詩式音樂會片段,反而不斷穿插大姑媽經典歌曲訴說角色們的心境。歌舞地位重要之餘,亦在電影中比例較高,娛樂性亦更豐富,看起來更像一部音樂劇。男主角 Taron Egerton 成功捕捉大姑媽的神髓,還原其舞台風采,你未必同意表面的模仿可稱得上影帝級風範,但至少值得畀個 like 吧。而且大姑媽要求「真唱」,他又真的花時間練歌,所以其唱功絕不失禮,連本尊也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