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影迷都知道,《無主之作》男主角 Kurt 的故事,是參照了德國藝術家 Gerhard Richter 的生平,然而,觀眾即使對 Gerhard Richter 一無所知,對於看這部作品是沒有半點影響的。我甚至認為,刻意去了解有點多餘,導演亦沒有在片首或片尾說明這是真人真事改編,因為確實不是那麼重要,說到底,這並不是一部人物傳記片。要是你真的很有興趣了解更多,同期還有一部關於 Gerhard Richter 的紀錄片《李斯特自畫像》上映中,滿足大家對延伸發掘的喜好。
《無主之作》片長 3 小時有多,大致上可分為 3 個部分:納粹時期(30 至 40 年代)、東德時期(40 至 60 年代)和西德時期(60 年代),前後橫跨約 30 年。故事可以說很簡單,就是 Kurt 成長的歷程,不同的政治環境如何影響、改變了他的一生,以及更重要的──他的藝術創作。
但故事也有很多旁枝,一開始甚至不完全是聚焦在 Kurt 身上,我們看到寵愛他的阿姨,因為被認定患上精神分裂症,被納粹黨員帶走,最後被處死。又看到 Kurt 的父親因為拒絕加入納粹黨,走上自殺之路。長大成人的 Kurt,女友(後來的妻子)的父親正是前納粹黨員兼婦科醫生,觀眾知道,他就是那個有份將 Kurt 的阿姨推入毒氣室的「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