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薄荷糖》最為人所知的是它獨特的敘事形式,故事不是順著時序進行,而是由 1999 年倒向敘述至 1979 年為結,如影評人家明所言是「逆時間」(reverse chronology)敘事的。我最先看採用這種敘事手法的電影是路蘭(Christopher Nolan)的《凶心人》(Memento),當時覺得電影相當耳目一新,以為執到寶,懵然不知《薄荷糖》用同樣形式,縱橫一生,說一個更複雜的人物故事。
究竟為甚麼《薄荷糖》採用逆時間形式敘事?它不像《凶心人》要隱藏幾個重大的戲劇轉折來製造驚喜,主角金永浩只是一個普通人,他沒有驚天動地的生平事蹟,但李滄東仍要觀眾從他生命的最後看到最初,到底要我們追尋甚麼?我們第一次看見這個人,他一身穿著上班西裝,腳步浮浮地走進舊同學的戶外聚會裡,格格不入,像醉酒漢,哭哭啼啼地拿起咪高峰唱歌,行為怪異,場面不禁令人失笑。直至金永浩的同學語帶顫抖地呼喊「金永浩」全名,希望他會從火車路軌走下來,不要死。在這刻開始,電影不再荒謬,因為有一個人即將要面對迎面而來的火車,他選擇了死亡。「我要回去!」是他最後聲嘶力竭吐岀的話。回去從前做錯決定的時刻?還是回去生活風光的時候?抑或是回去自己的青春?追尋一去不復返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