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馮志強是位有想法和情懷的導演,他屢次希望在類型片中創造一些不落俗套的特色,可是往往只有他自己樂在其中,而忽略了觀眾的感受,馮志強每次都是自編自導,但往往太熟悉劇本的底蘊,而察覺不到劇本的盲點。《懸紅》想玩「港式西部」風格,《大樂師》嘗試用音樂洗滌古惑仔心靈,那場「洗車式的舞蹈打鬥」令我覺得很尷尬,後段又重新墮進警匪片的俗套。
馮志強前三部作品都不理想,總覺得草草收場,到了新作《犯罪現場》,倍覺導演的小心翼翼,他可能知道這個懸疑的警匪故事,牽涉的人物眾多,劇情是層層推進,自然容易出現犯駁之處,《犯罪現場》給我的感覺是馮志強的「警覺性」很強,劇情每踏前一步,他像裝修師傅在業主新居入伙前不停地「執漏」,避免劇情出現明顯的瑕疵,像為其中一個角色安排他可以管有槍械的理由;還有不嫌其煩加入鳥類專家角色(劉心悠 飾),來解釋鸚鵡的特性,細微如流浪貓的元素也作為主角解決債務原因。
全片計算得很精準,開局節奏很緊湊,令觀眾投入其中,片中從關鍵的兇殺案開始,連結數年前的珠寶金行劫案,帶出死者、劫匪與警察三方的微妙關係。有一點非戰之罪,導演用上具知名度的演員(譚耀文、安志杰、薛凱琪)來演劫案的受害者,難免會令人覺得他們定必對往後的故事發展有影響,削弱了懸疑味道,但導演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將故事編寫成「如何執行」比「誰是兇手」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