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崇基以 1967 年香港暴動為題材的電影《中英街 1 號》終於在 5 月底公映。電影自從沒被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選上,然後在日本大阪亞洲電影節首映,奪得「最佳電影」,喜訊傳來後,引起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盼,加上製作人在排期公映的事情上不大順利,於是坊間紛紛揣測是否因為題材敏感而令院商卻步。 有人將《中英街 1 號》與 2015 年上映的《十年》相提並論,《十年》在百老匯電影中心獨家限量上映,錄得佳績,差不多所有場次都滿座,題材敏感(牽涉香港獨立及洗腦教育等主題)的《十年》,最終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被強行落畫,之後雖然有零星的戲院接力放映,但《十年》在香港影圈的商業運作下,未能爭取到更多放映機會。《中英街 1 號》在落實映期前,放了多場優先場,均迅速爆滿,似乎「敏感」一詞,增強了觀眾入場的慾望。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影評】《中英街 1 號》:1967 軟綿綿,2019 淋滋滋

【影評】《中英街 1 號》:1967 軟綿綿,2019 淋滋滋

趙崇基以 1967 年香港暴動為題材的電影《中英街 1 號》終於在 5 月底公映。電影自從沒被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選上,然後在日本大阪亞洲電影節首映,奪得「最佳電影」,喜訊傳來後,引起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盼,加上製作人在排期公映的事情上不大順利,於是坊間紛紛揣測是否因為題材敏感而令院商卻步。

有人將《中英街 1 號》與 2015 年上映的《十年》相提並論,《十年》在百老匯電影中心獨家限量上映,錄得佳績,差不多所有場次都滿座,題材敏感(牽涉香港獨立及洗腦教育等主題)的《十年》,最終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被強行落畫,之後雖然有零星的戲院接力放映,但《十年》在香港影圈的商業運作下,未能爭取到更多放映機會。《中英街 1 號》在落實映期前,放了多場優先場,均迅速爆滿,似乎「敏感」一詞,增強了觀眾入場的慾望。

美麗的誤會

我看了《中英街 1 號》,發覺「題材敏感」只是場美麗的誤會;或者這樣說,是我錯放了焦點,敏感的不在六七暴動,可能在「疑似」雨傘運動——原來,電影不止關於 1967﹐內容分成兩部份:前半是根據史實改編,講述 1967 年發生於沙頭角的暴動,5 名香港警察死亡,多名示威者受傷及被拘捕;後半部用相同的主要演員,講述「2019年」沙頭角的一宗發展商收地糾紛引發的示威抗議,而多位抗爭者,多年前曾經參與一場「大型社會運動」後而各自有所領悟。

我算是很早在網台節目批評《中英街 1 號》有「漂白」六七暴動的人,後來經《蘋果日報》將節目內容變成一篇報導,並請趙崇基導演回應,趙表示知道「六七」和「雨傘」的爭議,並沒有美化的意圖。隨著多場優先場放映後,不同意見的評論陸續出現,預料電影公映後會有更多兩極化的評論。

我不想猜度趙拍這部電影的目的,反而出品人石中英的背景,大家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去年是六七暴動 50 周年,羅恩惠導演的紀錄片《消失的檔案》羅列了大量資料,試圖還原事件的真相,《消失的檔案》被電影節拒諸門外,沒有院線願意上映,只能打游擊式舉辦社區放映,反應熱烈,也引起左派批評部分內容偏頗,而石中英也是《消失的檔案》的資助者之一,不過影片面世後,石對羅恩惠的取態頗有意見,羅亦願意退還石資助的金額。

溫柔的暴力

趙崇基說《中英街 1 號》是拍給香港年輕觀眾看的。我覺得電影最大問題是透過這兩段時空(1967 與 2019)的結構,藉著雨傘運動轉移視線,淡化六七暴動的暴力和背後策動者之目的,「六七」是由周恩來「監製」的大型政治運動,透過暴力示威,企圖推翻港英政府管治,和爭取普選的雨傘運動,性質完全不同,但卻被趙崇基暗示兩者都是人民抗爭,並藉角色說出結論是「如果你愛一個地方,你會不惜一切去保護它」 ﹐非常一廂情願,罔顧歷史。

導演說過,用上虛擬的 2019 時空,而不直接寫雨傘運動,是想著眼社會運動後的無力感。我的疑問是,那為何電影前半段卻是對準1967年,而不是描寫在暴動數年後參加者的反思?

趙崇基以 1967 年香港暴動為題材的電影《中英街 1 號》終於在 5 月底公映。電影自從沒被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選上,然後在日本大阪亞洲電影節首映,奪得「最佳電影」,喜訊傳來後,引起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盼,加上製作人在排期公映的事情上不大順利,於是坊間紛紛揣測是否因為題材敏感而令院商卻步。
有人將《中英街 1 號》與 2015 年上映的《十年》相提並論,《十年》在百老匯電影中心獨家限量上映,錄得佳績,差不多所有場次都滿座,題材敏感(牽涉香港獨立及洗腦教育等主題)的《十年》,最終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被強行落畫,之後雖然有零星的戲院接力放映,但《十年》在香港影圈的商業運作下,未能爭取到更多放映機會。《中英街 1 號》在落實映期前,放了多場優先場,均迅速爆滿,似乎「敏感」一詞,增強了觀眾入場的慾望。

題材敏感?

導演不斷認為自己態度持平,但不妨留意電影前半部(1967年)的細節,便會發覺態度是支持示威者的。有一幕振民(游學修飾)與長輩們在沙頭角屋內開會商議示威事直,然後兩枚催淚彈從室外抛進屋內,眾人在滿佈白煙的房間內慌忙走避,攝影師以慢鏡捕捉這場面,然後接上樂隊彈奏,受殖民地教育薰陶的富家子弟子豪(盧鎮業飾)大宅內悠閒地開 party,整件事拍得很「浪漫」,子豪的離地,在振民疾呼打倒「黃皮狗」(對香港警察的侮辱稱號)時,經常搭上一兩句相反的意見,但從來沒有認真地辯論,然後話題又轉到開舞會。子豪開車送麗華(廖子妤 飾)回沙頭角村的家,明知不能入村,他卻用錢解決,收錢的禁區警察還要是麗華的親戚,導演對振民及子豪這角色的處理,或多或少反映了立場。

也許真的是我想多了,《中英街 1 號》並不敏感(至少 1967 的部分是),「敏感」一詞在今天的定義,是中國當權者覺得「唔 OK」;在電影院商而言,可能後半部(2019 年)更令他們覺得敏感,最穩當的做法是但凡牽涉雨傘運動的,無論支持或反對,一概不提。現在電影得到了很理想的開畫前票房,亦有院線排片上畫,在商業角度來看,影評是「小罵大幫忙」,炒熱了話題,有 noise 總比沒有好。

* * * * *


文章寫到一半,因為私務繁重,擱下了十多天,期間重看了一次《中英街 1 號》,又多讀了幾篇讚賞這部電影的文章。重看後,沒有像初看般失望和憤怒,也嘗試如趙崇基所言,不帶「有色眼鏡」來看這部黑白電影⋯⋯結果,覺得這部電影更難看,缺點更多,我不想用「以戲論戲」這俗套的四字藉口,迴避創作人的政治取態,也不是刻意和大讚這部電影的朋友唱反調,電影評論素來都是主觀的,實在沒有必要說服別人與自己有相同觀點,批評一部電影拍的差,也不一定是敵意的,至少,我沒有,所以不同意我的意見的人,亦不必對我有敵意,有一位疑似這部電影的支持者,看過我在評論節目表示看完《中英街 1 號》之後,心裡很不舒服,支持者叫我這個肥佬「唔舒服就去睇醫生」,我多謝他的關心,自知身體多隱患,看看醫生也是好的。

「以戲論戲」但的而且確,這部電影很難看,以經驗豐富的趙崇基導演,實在不應交出這樣的水準,還有,重看之後,我更加肯定我的「偏見」 ——這部片從來就不能避開「政治」角度來欣賞及評價,只是「以戲論戲」,欣賞年輕人的愛情有多複雜和矛盾,而刻意不檢視「一九六七」和「雨傘運動」兩個大項,根本自欺欺人。

對歷史消化不良

編劇對於電影前半部(六七暴動)的理解,是消化不良,大概看了很多資料,而呈現出來的仍是一頁頁的歷史資料。無論由老師(潘芳芳飾)從清朝歷史說起,英國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傾銷鴉片,荼毒國民健康,或者振民﹑麗華及子豪在弱弱地「爭論」新蒲崗工廠區的工人與警察衝突的原因,甚或麗華終於在薄扶林村找到在衝突中受了槍傷,但堅持不能去醫院的振民後,被追捕而至的警察拘捕,而且不公開審訊而定罪(這段很重要,是關於一向政治意見中立的麗華被牽涉其中,也控訴了港英的暴力﹑濫用私刑及繞過正常的司法程序,是很強力的控訴),編劇及導演為了表示自己平衡了兩方意見,故意安排警員說出左派的暴力「資料」,包括「北角兩姐弟,8 歲和 3 歲,無辜被街上炸彈炸死」及「商台節目主持人林彬被放火燒死」這兩宗左派不敢否認的罪行。

關於六七暴動,在趙崇基的「開放持平」態度下,歷史的痛都變得很輕,如泥牛入海,趙不願意正視歷史的態度,令他覺得採取一種像和稀泥的態度,軟綿綿地將六七暴動,拍成一齣有你有我有情有生有死有義的 melodrama,便能避開一切爭議,從片初振民突然要與子豪比賽跑步(慢鏡及低角度攝影),已知趙崇基真心將《中英街 1 號》當青春片來拍。

選取政治事件做題材,創作電影,「態度」最重要,無論支持哪一邊的論點都好,不要以為兩邊各打 80 大板便是「中立」,以高 8 度聲調說「打和」——是「獎門人」曾志偉的遊戲節目才適合。

趙崇基以 1967 年香港暴動為題材的電影《中英街 1 號》終於在 5 月底公映。電影自從沒被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選上,然後在日本大阪亞洲電影節首映,奪得「最佳電影」,喜訊傳來後,引起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盼,加上製作人在排期公映的事情上不大順利,於是坊間紛紛揣測是否因為題材敏感而令院商卻步。
有人將《中英街 1 號》與 2015 年上映的《十年》相提並論,《十年》在百老匯電影中心獨家限量上映,錄得佳績,差不多所有場次都滿座,題材敏感(牽涉香港獨立及洗腦教育等主題)的《十年》,最終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被強行落畫,之後雖然有零星的戲院接力放映,但《十年》在香港影圈的商業運作下,未能爭取到更多放映機會。《中英街 1 號》在落實映期前,放了多場優先場,均迅速爆滿,似乎「敏感」一詞,增強了觀眾入場的慾望。

攝影師的堅持

我反覆思量,為何《中英街 1 號》給我如此軟綿綿的感覺,原來攝影和剪接也有功勞。又舉上文提到那幾場戲做例子:當潘芳芳訴說英國人如何輸入鴉片害我國人後,專心聽課的學生振民提出要聲援工聯會發起的罷工行動,其他同學紛紛表示加入,此時鏡頭落在課室內的農民陶瓷上,告訴觀眾甚麼是象徵意義。《中英街 1 號》的攝影師很堅守他唯美的美學原則,每一幕的光線和構圖都很花心機去設計,精心的 track shot ﹐鏡頭左右橫移,配合鏡頭內的人往返;每當港英的鎮壓場面出現時,均以慢鏡表達浪漫優美情懷,一群示威者在煙霧迷漫中慢動作逃生,一個時代的悲痛,莫過於子豪看著麗華被警察抓住而愛莫能助,鏡頭拍著警察制伏了麗華,把她按在鐵絲網邊,警察右手握著警棍,一直在戒備,似是快要給麗華迎頭一棍,觀眾都緊張起來,但警察沒有用棍打她,趙崇基不刻意標榜 / 拍攝暴力,是說到做到。

麗華是有受到暴力毆打,是發生在警署之內,鏡頭之外,攝影師再次展現優美的構圖,在熒幕靠左面的三分一畫面,我看到麗華露出光滑、線條優美的背部。之後拘留室內,子豪和麗華母親(林漪娸飾)來探望,子豪試圖說服麗華認罪,免受牢獄之苦,但麗華拒絕承認沒犯過的罪。這幕有麗華﹑華母及子豪 3 人,拍攝手法非常反傳統,因為全部是錯視線的,加上突然的「反鏡」,基本上所有鏡頭都是接不上的,比《天機.富春山居圖》中,佟大為與劉德華戴著面罩的西洋劍對決同樣耐人尋味,但因為《中英街 1 號》的攝影師不斷突破常規,所以我知道他是有心的。

趙崇基以 1967 年香港暴動為題材的電影《中英街 1 號》終於在 5 月底公映。電影自從沒被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選上,然後在日本大阪亞洲電影節首映,奪得「最佳電影」,喜訊傳來後,引起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盼,加上製作人在排期公映的事情上不大順利,於是坊間紛紛揣測是否因為題材敏感而令院商卻步。
有人將《中英街 1 號》與 2015 年上映的《十年》相提並論,《十年》在百老匯電影中心獨家限量上映,錄得佳績,差不多所有場次都滿座,題材敏感(牽涉香港獨立及洗腦教育等主題)的《十年》,最終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被強行落畫,之後雖然有零星的戲院接力放映,但《十年》在香港影圈的商業運作下,未能爭取到更多放映機會。《中英街 1 號》在落實映期前,放了多場優先場,均迅速爆滿,似乎「敏感」一詞,增強了觀眾入場的慾望。

其實,麗華的入獄,是高潮所在,但偏偏電影就在一種浪漫及淡淡哀愁的氣氛下完成了 1967 年的部分。之後廖子妤出獄,已是 2019 年,她飾演另一角色「思慧」,背景同樣是沙頭角,開始導演口中的「後雨傘」故事。此段的角色及劇情更見單薄,也更見到趙崇基的聰明之處,大家都在擔心六七暴動題材敏感,其實,趙崇基一早清楚,「雨傘運動」才是「敏感」(敏感的定義,請參看本文第 9 段,即星星分隔號前一段),敏感得會影響本片能否上畫,因為前段 1967 他心中有數,絕對符合當今世代的主旋律;但「雨傘運動」爭議性強,在這個商人專心賺錢不問政治的曖昧世代,是非黑白交由後世定奪,現在但凡「敏感」的東西,特別是牽涉政治的,最好不沾手為妙,因為大家摸不清準則,不知甚麼時候會無端端「瀨嘢」,踩中地雷,喊都無謂。所以,趙崇基要保證投資者的錢不會落入咸水海,這段要更小心奕奕,要更加含混與和稀泥。

左右逢源

於是,故事的時空不敢直指 2014 年發生的「雨傘運動」,也不願聚焦於近年香港出現過的抗爭運動(如「反對興建高鐵」及「反對國民教育課」),「反高鐵」、「反國教」與蘊釀的「佔領中環」爭取普選,催生了「雨傘運動」,警方出動催淚彈驅趕示威者,雨傘之後有旺角騷亂⋯⋯現在雨傘運動及旺角騷亂的參與者陸續面對法庭判決的刑責⋯⋯凡此種種,都沒有一件事出現在《中英街 1 號》(只有電影結束前的 10 多秒的真實示威片段),甚至「雨傘運動」都是觀眾自行「腦補」,或者導演在戲外的場合提到,在《中英街 1 號》裡,沒有明言「雨傘」,只有「一場學生運動的領袖」一航(游學修分飾)在書本上畫過一堆雨傘圖案,那場「運動」發生在若干年前,趙崇基把後半段的故事時空刻意「射歪」到「未來」的 2019 年,實在是穩陣得很。

「雨傘」不敢說,因為敏感,我明白的,商業電影不值得因為這兩字而觸礁,但連「民主」二字都不說,未免太膽小,電影中有一幕,一航父親(張同祖飾)終於找到因逃避責任(包括道德上的和實質刑責)匿藏沙頭角的兒子,航父大怒,拿衣架打他,一邊說(大意):「你信『嗰樣嘢』,就唔好逃避!」根據電影的上文下理,角色設定,航父所指的該是一航堅持爭取的「自由」 、「民主」﹑「公義」,甚至具體如「我要真普選」,斷斷不是「法輪功」或「香港獨立」啩?導演連「自由民主」這樣普通不過的字眼也滑溜溜地避開了,才是我感到訥悶的原因(我知,肥佬胸口悶最好去睇醫生),及更加覺得導演「淋滋滋」,想左右逢源,兼收並蓄,將 1967 與 2019 兩代年輕人的「抗爭」行為並置,順手借用香港人對「菜園村」及「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記憶,攪拌成青春肥皂劇,更錯有錯著,沾上了反思歷史的光環。

趙崇基以 1967 年香港暴動為題材的電影《中英街 1 號》終於在 5 月底公映。電影自從沒被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選上,然後在日本大阪亞洲電影節首映,奪得「最佳電影」,喜訊傳來後,引起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盼,加上製作人在排期公映的事情上不大順利,於是坊間紛紛揣測是否因為題材敏感而令院商卻步。
有人將《中英街 1 號》與 2015 年上映的《十年》相提並論,《十年》在百老匯電影中心獨家限量上映,錄得佳績,差不多所有場次都滿座,題材敏感(牽涉香港獨立及洗腦教育等主題)的《十年》,最終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被強行落畫,之後雖然有零星的戲院接力放映,但《十年》在香港影圈的商業運作下,未能爭取到更多放映機會。《中英街 1 號》在落實映期前,放了多場優先場,均迅速爆滿,似乎「敏感」一詞,增強了觀眾入場的慾望。

佛系抗爭

片中借用永權伯(楊秀卓飾,戲裡唯一在兩段時空都有出現的角色)說出:「如果你愛這個地方,及這裡的人,你會不惜一切去保護佢」,平衡了兩場運動的「動機」和「意義」,這是混淆視聽的。永權伯又慨嘆當年沒有民主,但總算有自由;現在甚麼都沒有,暗示特區政府管治不力,是全片唯一能夠踩地雷的對白。

永權伯說六七暴動的正面意義是迫使港英政府制訂多項改善民生的政策⋯⋯1967 年的年輕永權從大陸偷渡到香港,認識了振民,糊裡糊塗地參加了暴動。晚年孑然一身,務農維生,但遭發展商強行收地拆屋。經歷過暴動洗禮的永權伯一度搬出石油氣罐及打火機,以死相脅要不遷不拆⋯⋯最後還是另覓地方重建家園,符合大部分香港人「和理非非」的「快樂抗爭」性格。攝影師在 2019 年也發揮了其美學風格,以慢動作反覆拍攝示威者被水砲射擊,及拍攝象徵未來的小孩子在田野奔跑。

也許創作人還嫌不夠軟綿綿,最後還安排一航面對刑責,在獄中更成了「(正宗)佛系抗爭者」,對探監的思慧講「見山不是山」的佛偈(一航著草時,還不時身穿印有抗爭口號的 T 恤),又說領悟了「行動」才是最大意義。以前,電影系老師告訴我:當電影完結時,主角在講佛偈,那必定是一部高深的電影。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