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Black Mirror)被 Netflix 買下之後,受歡迎程度持續上升,而且「產量」極密,每年都有新作登場(去年沒有一整季推出,也搞了一個「自我歷險」式的特別篇《Bandersnatch》)。可是,創作是要時間的,密密來能不能一直保持水準?《黑鏡》第 5 季雖然不至於難看,但毫無疑問已呈疲態,驚喜沒過往那麼大了。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短評】《黑鏡》第 5 季:驚喜不再?

【短評】《黑鏡》第 5 季:驚喜不再?

《黑鏡》(Black Mirror)被 Netflix 買下之後,受歡迎程度持續上升,而且「產量」極密,每年都有新作登場(去年沒有一整季推出,也搞了一個「自我歷險」式的特別篇《Bandersnatch》)。可是,創作是要時間的,密密來能不能一直保持水準?《黑鏡》第 5 季雖然不至於難看,但毫無疑問已呈疲態,驚喜沒過往那麼大了。

《黑鏡》第 5 季回歸一季 3 集,是的,首兩季仍屬 Channel 4 出品的時候,《黑鏡》一季就只有 3 集,量小但給人「精品」的感覺,每集均以極具創意的構思,告訴我們科技帶來的「副作用」,發人深省。

某程度上,《黑鏡》是一個全新的類型,它關於科技,卻不一定科幻,故事甚至不必要設定於未來,我想很多觀眾可能已忘記了這個基本設定,有時或會錯誤期待每集當中究竟有甚麼新科技。

《黑鏡》第 5 季的優點是,沒有太多誇張的「科幻」設定了,大部分都很貼近現在的生活,而且把重點放在戲劇上,沒有那麼多新奇刺激的科技玩意。《Striking Vipers》講 VR 遊戲,《Smithereens》的網路、手機文化更是非常當代,就只有《Rachel, Jack and Ashley Too》稍為「未來」一點,那個 AI 公仔會有自己思想,絕非 Siri 那麼簡單。

《黑鏡》(Black Mirror)被 Netflix 買下之後,受歡迎程度持續上升,而且「產量」極密,每年都有新作登場(去年沒有一整季推出,也搞了一個「自我歷險」式的特別篇《Bandersnatch》)。可是,創作是要時間的,密密來能不能一直保持水準?《黑鏡》第 5 季雖然不至於難看,但毫無疑問已呈疲態,驚喜沒過往那麼大了。
《Smithereens》

於是,這 3 集給我的感覺,多少有點回到 Channel 4 時期的感覺,帶點英式 indie 味,這是值得一讚的。事實上,3 集的構思都不算差,只是太熟口熟面了,某些主題又探索得不夠深入。譬如《Striking Vipers》,VR 遊戲在《黑鏡》已出現過不只一次了,可喜是主題上是嶄新的,講到虛擬世界的性愛會否比真實世界的更令人滿足,甚至讓人懷疑自己的性取向?

題材是新鮮的,但實在流於表面,只寫了角色的「反應」,沒有寫他們進一步發掘、了解真正的自己。既然二人已一吻確定自己不是同性戀,劇本是否可以有更具想像力的發展,搞一場虛實難辨,而不是講他們大打出手、繼續壓抑,然後結局又要定期會面滿足「性慾」?彷彿主流的觀念不能破壞,太悶了吧?

《黑鏡》(Black Mirror)被 Netflix 買下之後,受歡迎程度持續上升,而且「產量」極密,每年都有新作登場(去年沒有一整季推出,也搞了一個「自我歷險」式的特別篇《Bandersnatch》)。可是,創作是要時間的,密密來能不能一直保持水準?《黑鏡》第 5 季雖然不至於難看,但毫無疑問已呈疲態,驚喜沒過往那麼大了。
《Rachel, Jack and Ashley Too》

《Striking Vipers》最後沒有突破《黑鏡》其他以 VR 遊戲為軸心的集數,《Smithereens》也沒有突破《The National Anthem》,兩集都是屬於現代的,同樣講社交網絡對我們的影響。論細節,個人認為《Smithereens》是 3 集之中最豐富的,寫我們太關心別人的動態而惹來惡果,過癮是連社交媒體的主腦也要遠行靜修(和 Twitter 的 CEO 一樣),避一避科技!整體拍得也算不錯,局部像警匪片那樣緊湊,只是劇情有點太意料中事,加上《The National Anthem》珠玉在前,難免會被比下去。

《Rachel, Jack and Ashley Too》情況類似,論類型,於《黑鏡》尚算是特別的,講流行巨星都無法做自己,只是公司的生財工具。劇中的 Ashely 更被公司以她的原型做了 AI 公仔 Ashley Too,「昏迷」時仍要搞全息影像 Ashley Eternal 賺到盡,編導以較為誇張的劇情來表達這種荒謬,只是觀點沒有太大新意罷了。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