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Mission: Impossible – Dead Reckoning Part One,下稱「MI7」)好看。無論從票房和輿論看,這都是非常成功的電影,即使再挑剔的影評人也難以全盤否定其成績。湯告魯斯(Tom Cruise)以(外貌體態完全不像)六十之齡,繼《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下稱「獨行俠」)後再闖高峰,連續兩年親身上陣拍出兩部高水平動作大片,也確是不易的成就。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 上集》:一個他為你 / 你為他甘去蹈火海的人

《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 上集》:一個他為你 / 你為他甘去蹈火海的人

《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Mission: Impossible – Dead Reckoning Part One,下稱「MI7」)好看。無論從票房和輿論看,這都是非常成功的電影,即使再挑剔的影評人也難以全盤否定其成績。湯告魯斯(Tom Cruise)以(外貌體態完全不像)六十之齡,繼《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下稱「獨行俠」)後再闖高峰,連續兩年親身上陣拍出兩部高水平動作大片,也確是不易的成就。

《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Mission: Impossible – Dead Reckoning Part One,下稱「MI7」)好看。無論從票房和輿論看,這都是非常成功的電影,即使再挑剔的影評人也難以全盤否定其成績。湯告魯斯(Tom Cruise)以(外貌體態完全不像)六十之齡,繼《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下稱「獨行俠」)後再闖高峰,連續兩年親身上陣拍出兩部高水平動作大片,也確是不易的成就。

可是從整體來看,《MI7》其實未如坊間所說的精彩。論劇本,今集的鋪墊做得甚好,大時代大任務的壓迫感強,幾位主演談不上足夠篇幅發揮但也自有火花,然而好幾個「不可能的任務」都偏向迅速入局,未能由緩轉急,也不講究事前的準備、佈局,也就稍稍失去整個系列的特色。論場面調度,特別是動作戲,則還不如同樣是基斯杜化麥哥利(Christopher McQuarrie)導演和編劇的前兩集,甚至只談奇觀場面,今集高潮的懸崖飛車降傘,雖有極佳宣傳效果,但剪得細碎,也不緊張,還不如前兩集在戰機上不同形式的懸空纏鬥。事實上,像羅馬的飛車追逐,又或後段穿梭火車卡的鬥法,近年已有不少先例,尤其是落畫不久的《狂野時速10》(Fast X),難免就不夠新鮮感,甚至不若其爽快了。

不過,我們都知道《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下集很可能是湯告魯斯最後一次拍 MI 系列,鋪路接班說再見的意味濃厚,人物自然比劇情重要。湯告魯斯固然是眾星拱照的核心,但今集更加誇張,竟然出動四美環繞,是系列過往之所無——是的,在 IMAX 畫面看著莉碧嘉費格遜(Rebecca Ferguson)、雲妮莎卻比(Vanessa Kirby)、希莉艾維(Hayley Atwell)和寶姬曼迪芙(Pom Klementieff)各具魅力的神態,實在血脈賁張,難免勃發起機升空再傾墮如跳傘的湯告魯斯,這是終極意義上的色情片(連追捕男主角的男特工們都像迷戀著他一般)——顯然是學步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的致命緊張性魅力,不是嗎?今集許多設計都應該參考過希翁的妙想︰手連扣逃亡來自《國防大機密》(39 Steps)、鑰匙來又去脫胎《美人計》(Notorious)、火車穿山洞令人想起《奪魄驚魂》(North by Northwest),都是影史上傑作中的傑作,但希翁的懸疑、精準、幽默和含蓄性意味無法複製,也未必合符現代觀眾口味,只能換上密集的動作場面、性感灼熱的眼神和連串跳撞奇觀。話說回來,湯告魯斯初任電影監製,就是重啟《職業特工隊》(Mission: Impossible)系列,就邀請了白賴仁迪龐馬(Brian De Palma)當導演,後者乃是希翁信徒,為系列注入不少希治閣元素,今集就像迴了一圈,又回到希翁的籠罩底下(包括幕後玩家的秘密、變臉換人橋段、火車驚險追逐),但處理上是越行越遠了。

《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Mission: Impossible – Dead Reckoning Part One,下稱「MI7」)好看。無論從票房和輿論看,這都是非常成功的電影,即使再挑剔的影評人也難以全盤否定其成績。湯告魯斯(Tom Cruise)以(外貌體態完全不像)六十之齡,繼《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下稱「獨行俠」)後再闖高峰,連續兩年親身上陣拍出兩部高水平動作大片,也確是不易的成就。

近年許多叱吒多年的系列電影,都面臨主角老去,需要換人或重啟,像占士邦、像奪寶奇兵,都拍出了精心策劃、水準可觀的退場作品,既懷緬舊日,也重現雄風,向觀眾證明如何優雅落幕。湯告魯斯卻是很有趣的案例,他確是漸漸步入能親身演動作片的晚期年紀,然而始終未現老態,而且加倍賣力表現自己的冒險精神;他知道自己終將退場,但在《獨行俠》以一句「Maybe so, sir, but not today」直抒胸臆,強調還未是時候,不管是後生新浪還是人工智能,通通不是對手。

湯告魯斯令人佩服的突出表現,引起了不少評論家的關注。《洛城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上年九月就有篇有趣的文章,名為〈湯告魯斯的晚期風格〉(Tom Cruise’s Late Style),篇幅頗長,此處只談一點︰「當許多影星年紀漸大,他們希望閃耀的是成熟、是智慧、是態度,湯告魯斯卻精煉自己的身體和意志,一切只為『動作』演出」(Cruise has worked hard to become a body that exists for one thing only: action)。占士邦和鍾斯博士固然繼續擇善固執留在戰場誓要完成最後任務,但他們都曾自嘲氣力漸衰身手漸退;湯告魯斯在這意義上卻像永恆在壯年。他年輕時的角色往往是失父、尋父者,在真實中他則早已為人父,但在電影中反而越來越少演父親角色,即使像《獨行俠》中儼然是義父角色,實際上更像是上級、前輩,甚至朋友、伙伴,反而與他相近年齡或稍長者,如韋基馬(Val Kilmer)、榮雷美斯(Ving Rhames),都已手腳遲緩、疲態畢現。

拒絕變老、拒當人父,永不止息地 action,是無數男性觀眾的陽剛慾望,是他這兩套大作大賣的關鍵因素,但反過來說,當他越強調「動作」,其實就越來越保守(事實上,儘管他以親身上陣為招徠,奇招也確實壯觀,但大家都知道全數高難度動作,都是精心計算仔細策劃,非常安全),同時情感也越空洞。沒有哪一類群眾會討厭湯告魯斯,但除了膜拜佩服,我們不易對他有別樣情感,而且想深一層會更感複雜︰在戲中,他長情、深情、柔情,不像占士邦般風流,卻總有美人鍾情自投,然而難有誰可以和他長相廝守,甚至常要為他犧牲;他的特務諜戰片不時諷刺美國監控世界的隱憂,但像《壯志凌雲》系列就是美國海軍的宣傳利器,評論家依然看出其中的大美國主義。因此,說湯告魯斯「空洞」,是指他的完美英雄、情聖形象可供任何觀眾投射慾望,同時缺乏深刻的思想、立場,晚期的他不再飾演「角色」,他只是表演「自己」,一個在戲中他為你甘去蹈火海的男人,一個在戲外你為他甘去蹈火海的偶像。這是終極的 action hero 了。

《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Mission: Impossible – Dead Reckoning Part One,下稱「MI7」)好看。無論從票房和輿論看,這都是非常成功的電影,即使再挑剔的影評人也難以全盤否定其成績。湯告魯斯(Tom Cruise)以(外貌體態完全不像)六十之齡,繼《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下稱「獨行俠」)後再闖高峰,連續兩年親身上陣拍出兩部高水平動作大片,也確是不易的成就。
導演基斯杜化麥哥利(右)在《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的拍攝現場。

湯告魯斯在二十年前因為負面新聞纏身,包括失言與失婚,「相對」沉寂了一段時間(但依然工作不斷),也許這是他重拾高峰後決定只專注於 action 的原因。其實他曾與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米高曼(Michael Mann)、吳宇森等諸多大師級導演合作過,但成績未算驚為天人,大家知道他演技甚佳,然而也似乎難憑演技再上一層樓,主攻動作片,自己當監製,憑著過往經驗精益求精,倒也磨練出當今影壇少見的紮實水平。近廿年來,他主要和基斯杜化麥哥利、約瑟高辛斯基(Joseph Kosinski)、德格里文(Doug Liman)三位導演合作,都是有堅實導技的創作者,但個人作品往往風評甚佳卻未使人有風格突出或長久的信心,夥拍湯告魯斯後,專心以後者為核心發展事業,這也許限制了三人的創意,卻又成功將湯告魯斯拍成當前無可比擬的 action hero,這樣的團隊也許才是真正的「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正是這模式的又一顯例︰也許稍欠新意,未夠出眾,但緊湊、精彩、沒有一味狂轟濫炸,幕前幕後都在告訴業界和觀眾,動作片至少應該是這樣拍的。

緊貼最新影視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FilmBurns 電影薪火」Facebook 專頁 Instagram 帳戶